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教学研究

蓬江区教育骨干到恩平挂职一年成效明显,架起江门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桥梁”

 


4月14日傍晚,华灯初上,一辆从恩平驶往蓬江的车上,3位在恩平挂职的干部正就过去一周的工作展开讨论。100多公里的路程,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是他们繁忙工作中珍贵的交流时间。而他们谈论的内容,往往离不开一个主题:如何搭好江门东西部教育平衡发展的“桥梁”。每一次“头脑风暴”,他们时而因前方的困难沉默思考,时而因工作的默契会心一笑。

为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充分发挥蓬江区教育资源优势,提升恩平市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蓬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4月,蓬江区教育局派出吴锋林、周军和郑小华3位干部到恩平挂职。同样的领域,不同的赛道,三人在各自岗位上竭尽所能,奋力奔跑。

一年来,三人“组团式”的帮扶有效助力蓬恩两地教育交流合作的“毛细血管”进一步打通,有力推进蓬江教育援恩从“输血”“造血”向“活血”转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一年时间如白驹过隙,三人的挂职之旅也进入倒计时。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三位挂职干部,听他们回忆过去一年来在恩平教育留下的每一个难忘足迹。


图片

恩平市教育局副局长吴锋林
图片
挂职“反哺”助力家乡教育跨越发展


从校园踏入社会,吴锋林一直在蓬江区奉献自己的青春,作为土生土长的恩平人,他始终有一份反哺家乡的情结。2022年4月,当接到要到恩平挂职的消息时,他毫不犹豫,回到家乡,挂任恩平市教育局副局长。

图片

吴锋林在恩平挂职的第一天,与他一同“报到”的还有刚成立的8个蓬江—恩平跨区域教育集团。过去一年,吴锋林积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利用模式,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有效提升恩平教育质量。集团成员学校从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等方面交流融合,恩平市的9所成员校进步明显,办学水平快速提升。借助蓬江区强大的名师队伍,吴锋林率队深入恩平学校开展示范课展示、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教学评一体化研讨、教学论坛等教研活动,带动恩平教师教学理念更新、课堂教学方式调整,以点带面,推动高效课堂不断复制延伸。一年来,他组织开展“蓬恩教学教研”现场教学交流超30场、线上教学互动超50场,恩平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过去一年,亦是恩平完善教师引育管留制度,铺就教师专业发展“快车道”的一年。针对恩平教师队伍存在年龄偏大、骨干较少、青年教师成长通道堵塞等短板,吴锋林“破局立新”,推动名师培养体系建设。

图片

吴锋林牵头制定出台了《恩平市“教育先锋”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7月,恩平正式组建了有500名青年教师参加的“教育先锋培训班”,开设“绿色通道”,激发青年教师追求上进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建立18个“教育先锋教学培养基地”,让青年教师培训项目实现常态化。目前,培养基地已成为恩平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孵化地。

图片

此外,他促成广东省五个专家工作室在恩平建立工作站,重点培养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省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和恩平教育领军人才。经过努力,目前,恩平教师培养“一路径三平台”基本建成,“教育先锋—骨干教师—名师及教育专家”的教师培养路径,正推动恩平名师队伍快速壮大。

作为带头人,吴锋林组织带领恩平市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双家长制”精准育人模式,党建工作出新出彩。2022年6月,《恩平市教育系统“双家长制”精准育人实施方案》出台,将1800名党员教师组建成立“党员教师志愿队”,为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学生、农村学困生配对党员教师,“党员家长”与目标学生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精准育人,让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双家长制”精准育人模式党建工作案例在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发行的《当代教育发展与探索》中公开发表,形成了教育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恩平经验”,成为恩平教育党建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片

回望过去一年家乡教育取得的成果,吴锋林坦言很幸运能参与其中。“作为第一批被选派的挂职干部,我们感到幸运,因为遇到了一个可以发挥自己工作特长且能带动一个地区教育突破发展的难得机会;因为我们推动的改革和努力让恩平教育取得了看得见、可期待的成果;因为我们成为了‘恩平教育人’的一分子,奋力冲刺在恩平教育快速上升的爬坡关键期。不远的未来,必将见证恩平教育腾飞和远航。”吴锋林说。


图片
恩平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周军
图片
培育优秀教师 聚“星星之火”点亮教育之光


过去一年,在恩平各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上,经常能看到周军听课的身影。挂任恩平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的他,先后负责恩平市初、高中语文教研工作,一有时间就考察恩平各校语文课堂开展情况。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周军也不断思考自己挂职工作的整体方向。“江门市东西部平衡发展战略,是以‘强’带‘弱’,取两地之所长,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进步的创举。作为挂职干部,要做先进理念的传递者、带动者、践行者,也要做脚踏实地的学习者。”周军说。

图片

解锁“新身份”,周军意识到,自己要靠集体,靠原单位的强大后援,靠挂职单位的配合协作,靠新群体的引领指导。“挂职不是单打独斗,而应依靠原单位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必要时寻求帮助。更要依靠挂职单位集体,看他们需要什么,问问我们能做什么,因地制宜推动工作。”周军说。

在他看来,自己和吴锋林、郑小华又是一个新的集体。“吴局长是我们共同为恩平教育系统服务的引领者,他特意建了三人微信群,带领我们一起讨论工作。”周军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挂职的前一个月,在吴锋林的带领下,周军调研恩平各所中小学,包括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掌握恩平语文教学现状,再结合教育系统近几年的新课标、新教材、新中高考改革,确定了工作重点。“找准这些点,我的挂职工作才不迷茫、有信心。”周军说。

面对自己的本职领域,周军选择点面结合开展语文教研工作,既有整体的谋篇布局,也有个例榜样。挂职以来,他先后对恩平所有初、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新课标培训,以新理念、新方法,带动恩平中学语文教学革新。为课堂“把脉问诊”是教研工作的主旋律,周军深入学校,听课、调研、指导,“对症下药”,加强学校教研队伍建设。去年9-10月,周军到恩平一中课堂“蹲点”,将36名语文教师的课全部听了一遍;到沙湖中学、年乐夫人学校、恩平一中大槐校区、独醒中学等学校听课,带领大家一起研讨,提升学校教研教学水平。过程中,周军特别留意有潜力的年轻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帮扶,激发“后浪”快速成长。

图片

他辅导恩城二中教师张雪芳参加江门市中考试题命制,获一等奖;辅导恩平一中教师陈艳娣参加广东省优质课比赛,获江门市特等奖、广东省三等奖;辅导恩平一中教师莫雅冰参加华南地区“同课异构”教学大赛,获一等奖;辅导恩平黄冈实验中学教师熊婷婷及恩平一中教师莫雅冰参加江门市说播课比赛,两人都获得二等奖。“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让他们有信心、有成就感,也让其他老师看到,只要肯学、肯努力,也能取得成绩。”周军说。

去年12月,周军到恩平一中大槐校区上示范课《皇帝的新装》,和该校老师共同探讨新教法。“回归三尺讲台,近距离地和孩子们在一起,可以把我多年来的理论付诸实践。看到学生和老师们喜欢我的课,我也越来越有干劲。”周军感慨地说,通过一线课堂教学,可以发现课堂中产生的“真实情况”,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系统、完善。

图片

“我来恩平之前曾反问自己:我能够为恩平教育做些什么?出发前,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希望能在一年里努力带动一批老师,让他们成为助推恩平教育发展的‘星星之火’。”回望过去一年,周军心中有满足,但更多的是感恩,“用心做好挂职工作,不仅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获得成就感,更能收获友谊。”


图片
恩平一中大槐校区副校长郑小华
图片
狠抓教学教研 创新突破促乡村教育发展


“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普通的挂职干部,我的使命就是在挂职期间,为恩平的乡村学校多作贡献,为大槐校区的孩子们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这是一个热血男儿的铿锵誓言,更是一名挂职干部无私奉献的坦荡胸怀。

图片

成为恩平一中大槐校区挂职副校长以来,每周一4点50分,郑小华的闹钟都会准时响起。在驱车前往大槐镇的路上,郑小华总要借机梳理和思考本周要开展哪些工作。从蓬江区到大槐镇的100多公里,郑小华每周都至少要往返一次。“每周五傍晚回蓬江区的路上,我复盘本周工作,查找不足,有时还和吴锋林、周军一起探讨近期的重点工作。”郑小华说。

在恩平一中大槐校区,郑小华的办公室就位于教学楼一楼。这里是学校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办公室里,有下课后围住郑小华问问题的学生,有慕名而来想“拜师学艺”的年轻教师,有关心郑小华生活情况的领导同事……热闹过后,郑小华往往要工作到深夜。但这种工作状态,他甘之如饴。“恩平教育正在快速上升的爬坡关键期,无论是我还是恩平师生,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大槐校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郑小华说。

“组织安排我们到恩平挂职学习,就是想推动蓬恩两地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相互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实现共同提升。”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郑小华在恩平一中大槐校区举办了首场“蓬恩教育对话”活动,邀请广东省彭宏名校长工作室、江门市吴俭开名校长工作室、贵州省黔南州名校长团队入校交流探讨,组织蓬江区潮连中心学校、江门市怡福中学、江门市陈白沙中学、江门市实验中学名师团队来校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为恩平基础教育提升贡献力量。

图片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性保障。恩平一中大槐校区年轻教师较少,教育教学方法相对比较传统,结合校区实际,郑小华将教师的专业水平作为重要抓手,努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他先后组织开展校级教师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复习研讨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共50节,让教师们在岗位“练兵”,在备课、磨课、听课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郑小华还在全校推行“学案教学,小组学习”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常规教学管理,重点加强“推门听课”“作业管理”“集体备课”和“考试改革”“师生导师制”等方面的改革和管理,组织举行各年级学科学法指导讲座及学生干部管理班级工作会,让创新与教研能力并行、探索与实践能力共生。

郑小华坦言,他更加注重学校后期教师队伍的“造血”和“活血”能力,培养本土名师势在必行。他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教师深入参与教科研活动;抓住“青蓝工程”“名师评选”等活动开展的契机,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和名师培养机制。令人欣喜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恩平一中大槐校区六大教研组共有10个课题申报恩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7个成功立项,占整个恩平市初中立项课题的六分之一,实现了大槐校区“零”突破。

图片

采访当日,郑小华正着手准备恩平市中小学学段教学衔接探索试点的筹备工作。据悉,此项工作旨在以点带面办好大槐集聚区教育,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这段挂职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我见证了江门东西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也锻炼了个人能力,延伸了工作触角,开阔了视野。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离不开蓬恩两地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和老师们的相互配合。”郑小华说。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