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府办〔2009〕50号
印发恩平市2009年中小学招生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市有关单位:
《恩平市2009年中小学招生工作计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
恩平市2009年中小学招生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实际,制订我市2009年中小学招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挖掘潜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创造条件,深化教育结构改革,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健康发展;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我市教育系统管理水平。
二、招生计划与要求
(一)小学阶段教育。
适龄儿童5306人,小学计划招生139班530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与去年151班5221人对比,减少12班增加85人;与今年毕业238班9584人对比,减少99班4278人。
农村镇适龄儿童入学人数逐年减少,适龄儿童不足30人的学校实行隔年招生,在校学生不足200人的学校列入撤并计划。撤销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学校,探索集中办学的新模式,逐步实现“一镇一小学”的布局调整目标。
恩平中心城区(即恩城一至七小、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年乐夫人学校、东安小学和飞鹅塘小学)、平石片、江南片和民办学校(即旗风学校、恩德学校、集贤学校)适龄儿童2616人,招生63班2616人。与去年57班2516人对比,增加6班100人,与今年毕业85班3770人对比,减少22班1154人。将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纳入恩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管理,校名更改为“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第八小学”。中心城区的招生办法由恩城中心小学具体制订,上报市教育局审批后组织实施。
各镇(街道办)中心小学必须按照划定的地段进行招生,保证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二)初中阶段教育。
小学应届毕业生9584人(含非恩平市户籍),初中计划招生200班9538人,入学率99.5%。与去年入学186班9769人对比,增加14班减少231人;与今年毕业172班8252人对比,增加28班1286人。
恩城街道办事处初中学校(含市直属学校)招收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共3883人(含东成镇塘洲、横槎小学的毕业生113人),另外实验中学、年乐夫人学校、恩平体校面向全市限招部分农村户籍学生290人(其中实验中学180人,年乐夫人学校80人,体校30人),合计招生85班4173人。实验中学招生办法由学校具体制定,报市教育局审批后组织实施。其他初中学校招生根据学生居住的区域,按地段进行招生,具体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和恩城街道办事处组成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实施。
撤销附城中学并入平东中学;撤销横陂一中,原初中阶段学生并入横陂中学就读;塘库鹤仪学校和南坑中学停招初一新生,原招生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分别由独醒中学和郁文中学招收;考虑交通安全因素,东成镇金坑、祝荷、东新3所小学的毕业生由东成中学招收,横槎、塘洲2所小学的毕业生由东安中学招收;不保留沙湖中学三中分教点,分教点学生可结合实际进行分流,原招生范围的小学毕业生可自愿选择到沙湖中学、独醒中学或江洲中学就读。各镇(街道办)初中学校要在服务范围内进行招生,若个别因特殊情况需要招收的,必须征得原招生单位同意并出具《小学毕业生登记表》后方可录取。逐步完善小学移交和初中接收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每一个小学毕业生都能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东安中学、江南中学、平东中学、大田中学和沙湖中学校舍不足,财政部门和相关镇(街道办)要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投入校舍建设,保证初中招生任务顺利完成。
(三)高中阶段教育。
江门市下达我市的“普高”任务是初中升学率达到94%。今年初中毕业生8252人,初中升学任务7756人,其中市内普通高中招生任务最少3100人,市内中职招生任务最少1900人,市外学校招生任务最少2756人。
普通高中:恩平一中招生20班(含体艺特长班2班)1000人;恩城中学高中部招生18班(含体艺特长班2班)864人;华侨中学招生11班(含体艺特长班1班)550人;独醒中学招生7班(含体艺特长班2班)343人;郁文中学招生7班343人;撤销横陂一中,原高中阶段学生并入华侨中学就读。实施培优工程,推荐部分初中优秀毕业生直接进入恩平一中就读。
中职:扩大电大招生规模;加快鳌峰职中创建省重点职中进程;积极推荐优秀体育特长生报读市体育学校;省工贸职中恩平分校除招收恩平市初中毕业生外,还要招收部分恩平市外初中毕业生。创新招生方法,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教育环境,充实教学设备,强化技能培训,探索管理模式,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加大“普高”工作宣传力度。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等部门配合,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各普通高中、职中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完成招生任务。
(四)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
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办好特殊教育。恩城街道办事处城西启智学校招收智障生1班20人,聋哑生1班10~20人(全寄宿)。各镇(街道办)中心小学要做好残疾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积极动员残疾儿童家长送自己的子女到城西启智学校就读。同时要认真做好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保证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
逐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优化恩平中心城区学前教育资源,对规模小、设备差的幼儿园实行撤并。重点办好镇中心幼儿园,有条件的镇要全部撤销学前班,以镇中心小学为依托办好附属幼儿园。可以利用闲置的校舍引进民资、外资独立办园,充分发挥办园积极性,提高入园率和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率。计划到2010年镇级中心幼儿园办园率达95%。目前还未开办中心幼儿园的镇,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创建中心幼儿园,不断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力争学前儿童入园率达85%以上。
(五)其他。
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按照“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切实做好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只要符合入学条件而学校班级有学位的,允许其就近入学,免收借读费。
点击下载:/u/cms/www/201412/230853437d86.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