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市有关单位:
《恩平市2008年中小学招生计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向市教育局反映。
二○○八年五月五日
恩平市2008年中小学招生计划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巩固我市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2008年中小学招生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挖掘潜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创造条件,深化教育结构改革,推进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健康发展;继续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优化教育资源,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我市整体教育水平,为创建教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招生计划与要求
(一)小学。
今年全市校外适龄儿童5351人,小学计划招生164班535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比去年一年级入学人数减少17班489人,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相比减少4870人。
由于我市适龄儿童人数逐年减少,各镇(街道办)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重新做好布局调整方案,撤销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学校,逐渐由片中心向一个镇办一所中心小学的方向发展。各校不得随意扩班,不足30人一班的学校要实行隔年招生或开复式班。
恩平中心城区今年小学适龄儿童1808人,毕业人数2414人,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对比减少606人,但恩平中心城区几所小学校舍仍较紧缺,除恩城六小、恩城七小外,大班额居高不下,平均班额仍在60人以上。因此,凡因开办幼儿园和学前班而挤占校舍、造成场室不足、班额过大的学校,不准继续开办幼儿园和学前班。同时对非恩城户口的一年级新生和其他班级的转学生仍要严格控制,凡要求进城就读的学生,要报市教育局批准方可报名和接收,各学校不得擅自接收未经市教育局批准的一年级新生和转学生。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平衡各小学的招生人数,由今年秋季开始,城区各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必须由恩城中心小学报教育局审定后才发放入学通知书。具体招生工作由教育局普教股和恩城中心小学组织实施。
(二)初中。
今年全市小学应届毕业生10119人(含非恩平户籍人口的毕业生),计划全市初中招生191班10134人,入学率99.3%,与今年初中毕业人数152班7301人对比增加39班2833人。
恩平中心城区小学毕业生共有2414人,由于实验中学、年乐夫人学校、体育学校面向全市招收部分农村学生316人(其中实验中学180人,年乐夫人学校100人,体校36人),因此恩平中心城区今年初中计划招生47班2730人。实验中学的招生今年由该校组织实施,具体操作办法由实验中学制订,但要保证恩平中心城区初中学位,实验中学在录取第一、二批新生中,属于恩平中心城区的小学毕业生不得少于420人(第一批140人,第二批280人),属于农村的小学毕业生要控制在180人(第一批60人,第二批120人)以内;年乐夫人学校招收的农村小学毕业生控制在100人以内。同时对没有恩城户口的小学毕业生严格控制进入城区初中就读。
为更好地优化整合恩平中心城区的教育资源,今年将恩城中学和恩城二中合并,统称“恩平市恩城中学”,分设“恩平市恩城中学高中部”和“恩平市恩城中学初中部”,从今年秋季起恩城中学初中部招收初一新生16班960人;横陂一中停止招收初一新生,原属于横陂一中招生范围内的初一新生,全部由横陂中学录取;鹤仪中学与塘库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塘库鹤仪学校”,初中部可以按原招生范围继续招收初一新生。另外,为了进一步扶持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旗风学校招收初一新生2班100人。
目前,全市初中学校的学生宿舍和课室依然不足,尤其是东安中学、江南中学、大田中学、沙湖中学和那吉中学欠缺校舍情况较为突出,直接影响我市初一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凡欠缺课室、宿舍的学校所属的镇(街道办)要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支持学校校舍建设,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结合危房改造工程,实行资金重点倾斜,切实解决以上初中校舍不足的问题,保证初一新生入学,顺利完成市下达的初中招生任务。
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初一招生工作。对于恩城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平石、东安、江南各中学的初一招生,原则上按原来招生范围不变,但原东安中学招生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可自愿选择在东成中学就读。鳌峰中学今年停招初一新生,因此今年年乐夫人学校初中招生范围要适当调整。各镇(街道办)所在初中学校要在服务范围内进行招生,不得随意跨镇跨地段招收服务半径外的学生。若个别因特殊情况需要招收的,必须征得原招生单位同意并出具《小学毕业生登记表》后方可录取。严禁未经批准而私下招收服务半径外的学生,违者一经发现,不予承认学籍,并追究有关校长的责任。
恩平中心城区初中招生原则上根据学生居住的区域,按地段和初中对口服务的小学进行招生,具体招生工作由教育局和恩城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恩平中心城区以外的小学毕业生如要求转入恩平中心城区初中就读的,必须带户口簿、《小学毕业生登记表》到教育局普教股验核,符合条件的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录取。
(三)高中阶段。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粤发〔2007〕19号)的文件精神,根据江门市下达的“普高”任务,我市高中阶段入学率为93%。结合我市实际,今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任务为6789人,其中市内普通高中招生任务为3696人,市内中职招生任务为1650人,其余为市外招生。
普通高中:加快普通高中布局调整步伐,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今年恩平一中按国家示范性高中要求继续保持招生20班1000人。为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将恩城中学和恩城二中合并,恩城中学高中部招生20班1120人;横陂一中停止高一招生,争取明年秋季撤销高中部;其他各完全中学要适当扩大高中招生规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完成我市高中阶段招生任务。继续实施培优工程,推荐部分初中优秀毕业生直接升入恩平一中。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进一步提高我市高考的综合水平。今年恩平一中继续招收图、音、体特长班共2班,恩城中学高中部招收体艺班2班,华侨中学招收体艺班1班。
中职教育:加大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优化和整合中等职业教育结构。鳌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停招初一新生,逐年撤销初中部,扩大中职招生规模,迎接省重点职中的复评。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在恩平市设立分校,与锦江职中合作办学,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今年,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工作要进一步探索新思路,继续实行提前招生和秋季招生并举的招生办法,采取“订单式”培养和“菜单式”教学的新模式,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为保证完成我市高中阶段招生任务,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对“普高”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学生对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各校要根据市下达的升学任务,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可行的措施,切实做好发动工作。各初中学校要积极配合,稳定高中阶段生源,确保完成我市高中阶段招生任务。
(四)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办好城西启智学校。今年启智学校计划在恩平中心城区招收智障生1班20人,在全市招收聋哑生1班10~20人(全寄宿)。各镇(街道办)中心小学要做好残疾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积极动员残疾儿童家长到城西启智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同时要认真做好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保证“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办好镇中心幼儿园,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带动农村幼儿园的开办,不断提高全市学前儿童的入园率。计划到2010年全市镇级中心幼儿园办园率为95%。目前还未开办中心幼儿园的镇,要努力创造条件,尽快创建中心幼儿园,不断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力争全市学前儿童入园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