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市领导干部准确把握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坐标方位,有效防范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发生,2月25日上午,我市组织开展“恩平·法治大讲堂”第二讲活动,邀请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鸿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辅导。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彩堂主持活动并讲话,市有关领导,市防范中小学生欺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防范中小学生欺凌工作的领导,以及全市中小学学校校长、法治副校长等共计140余人参加活动。

讲座现场
张鸿巍教授以身边未成年人案例引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沿革及背景开始讲述,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了全面深刻的解读,重点从校园安全、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其他部门法衔接等角度深入展开讲解,并结合大量丰富的案例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进行分析,系统阐述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要求和贯彻落实的具体方向。整场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强化全市领导干部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
吴彩堂就如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把好“方向盘”,高位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结合部门职责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完善机制统筹推进,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二是要打好“组合拳”,构建“六位一体”工作新格局。要全面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突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加强全局谋划、统筹布局、整体推进。三是要织牢“保障网”,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和联动效应。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加快研究制定我市配套制度。要积极推动建设市、镇(街)、村(居)全覆盖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充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要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凝聚广泛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