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恩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 工作动态
立足党建引领,打造政务服务标杆
市政数系统党支部坚持“围绕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服务”的宗旨,以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发展,在改革、创新、实效上取得新突破,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提升”。市行政服务中心获得2022年江门市政务服务标杆大厅、省县(区)级标杆培育政务服务中心荣誉称号。
成立服务队,为群众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市政数系统大力弘扬党员干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努力打造“好政务·暖服务”服务品牌,成立由政数系统党员干部及支部共建单位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在服务大厅为办事群众进行验码、测体温,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办事群众有序排队,提供业务咨询。同时,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参与全市“创文”交通劝导、社区“全城清洁志愿服务大行动”、定点恩平工业园邦华广场协助核酸检测、慰问困难党员及孤寡老人等活动,助力“创文”“防疫”“扶贫”等工作。
利用大数据,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市政数系统发挥党员主力军作用,根据疫情防控需求,配合市卫健局开发了“恩平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登记系统”和“恩平市返恩报备登记系统”,为我市疫情防控大数据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推广“粤康码”“场所码”的使用,至目前我市共设置“场所码”1.4万多个,累计检测1230万余人次。
优化服务,办事效率不断提升。市政数系统注重强化党员责任担当,在工作中树立标杆,致力便民服务,规范办事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推行“受审分离”政务服务模式和“一窗式”改革,开展商事登记“互联网+智能审批”、“微信+智能化”审批等商事登记改革措施,深化“跨域通办”业务,与深圳市龙华区、江海区、蓬江区政数局建成“跨域通办”合作模式,设立园区专窗,为园区企业建设项目审批提供代办帮办服务,实行阳光政务,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快速响应,为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市政数系统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做好服务,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忧,广泛宣传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的使用,平台事项实行“117办理”机制(“1小时内响应、1天内提出解决方案、7天内办结”);实行“三事分流”工作法(“小事”由市科工商务局、政数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中事”提交分管市领导协调处理,“大事”由市长部署解决);成立三个中心(平台应用中心、方案解决中心、督办调度中心)开展工作。平台从6月1日开通到11月2日,我市企业在平台提出的诉求共897宗,已全部办结,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减负纾困。
兜底服务,确保群众有人帮。市政数系统善于培养敢闯敢试、创新开拓的党员干部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受理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不给办”“很难办”“不好办”“办不了”等问题,再转办到相关单位协调处置,让群众办事不白跑、有人帮。自今年7月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置以来,至目前,受理群众诉求10宗,已全部办结。
服务基层,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群众利益无小事”。市政数系统党员干部立足实际,将服务延伸到基层,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在全市布设155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办理公安、人社、医保、农业农村、水电气、远程医疗、金融等183项服务事项和3项金融服务事项,真正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至10月31日,“粤智助”全市办理业务4.79万多宗,服务群众3.1万多人次。
电子评标,大力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快全面实现政府采购业务“一网通办”和全流程线上办理。4月12日,“市人民医院分子筛制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作为全市首个政府采购远程不见面开标项目顺利完成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标志着我市政府采购项目进入电子化全流程,全面实现“全线上、不见面、零跑动、降成本”的目标。到10月31日,全市完成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政府采购项目共59宗,成交金额1.9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