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中国温泉之乡恩平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珠江三角洲区域,是粤中粤西交汇地,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区域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农业市(县)之一。现辖11个镇(街道办事处)174个村(居)委会,全市总人口5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多人,现有耕地52万多亩,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1℃,年平均降雨量2560毫米,日照时间适宜,四季常青,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一直以来,恩平市的“三农”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科技兴农,农业稳市”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相继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县、国家级万亩水稻示范区、国家级万亩马铃薯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 、全省粮油糖高产创建先进单位、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县等殊荣。
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对我市“三农”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投入1亿多元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改造中低产农田项目等农业项目,修建了三面光渠道、中小型水库、小水陂等农业水利设施一大批。目前,全市已建成大中型水库工程7宗,小型水库工程79宗,总库容80018万立方米,灌溉库容4522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24.2万亩;建成机电排灌站585宗,排灌面积3.57万亩;建成江海堤围34条、163公里,捍卫耕地面积11.43万亩、人口12.42万人;修建渠道311公里,新建小水坡25座,机耕路105公里,改造中低产农田8万多亩,大大地增强了全市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发展,全市农作物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并向规模化、效益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全市形成了连片10万亩优质稻产业带,连片5万亩香蕉产业带,面积达3万亩的常年蔬菜种植区,面积超4万亩的冬种马铃薯产业带,325国道沿线花卉产业带,柑桔橙特色水果产业镇,种植甜玉米专业村,万亩龙眼荔枝休闲农业区,特种薯类常年种植片、深山名茶培育区等各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区域。尤其是冬种马铃薯产量及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市名副其实的富民支柱产业。
多年来,全市认真抓好科技兴农战略的落实。一是通过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农业适用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全市推广应用的农业新品种48个,推广农业新技术项目64项。二是通过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结合农时季节开展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广大农民的致富技能,农民素质显著提高。三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市建设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市的农业基地和农贸市场的种植业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对全市所有畜产品进行“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残留监测。目前,全市已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标准化示范带动面积达8万亩;已发展了6个绿色食品和32个无公害农产品及其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市农业工作呈现稳步持续发展的态势。种植业方面:201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2.1万亩,稻谷总产量14.2万吨,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畜牧业方面:通过抓好推广畜禽良种和良法养殖,积极培育养殖业龙头企业,全力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加强对兽药和饲料监管等工作,畜牧生产得到了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连续多年得到省、江门市政府的肯定和表彰。农机方面: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目前,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15.4万千瓦,联合收割机214台,拖拉机拥有量2792台,农用运输车311辆,植保机械9866台(套),农用水泵4285台,全市机耕面积52万亩,机耕率达到94%。海洋渔业方面:我市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较大,水质较好,为开展渔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大力调整优化渔业结构,全力推广产量高效益好品种,抓好低产鱼塘改造,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推进全市海洋与渔业经济不断发展。
为提升农业的品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引导,培育典型,大力扶持,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已发展到52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8个,农业龙头企业14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江门市级龙头企业4家)。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培育和扶持措施,我市的特色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不断涌现。特色农产品主要有:特色薯类(包括马铃薯、木薯、沙葛薯、番薯、淮山薯、葛薯、毛薯、菱薯)、簕菜系列产品(包括鲜簕菜、簕菜茶)、恩平菜心(包括白菜心、绍菜心、芥菜心、芥兰心)、恩平香大蕉、甜玉米、龙门挂绿荔枝、恩平柑桔橙(包括锦江红橙、横陂脐橙、东成马水桔、七星坑沙糖桔、东成皇帝柑)、大田茨菇;加工农产品主要有:粮油系列产品(包括优质大米、优质花生油)、恩平深山茗茶(包括七星坑云雾茶、锦云单枞茶、黄亚山红茶)、恩平濑粉、聚泉龙眼系列产品(包括龙眼干、圆肉)、腊味系列产品(包括腊肉、腊肠、腊鸭)、桑系列产品(包括桑果汁、桑茶)、一品怡山泉水系列产品、绿色汤料系列产品。
近年来,我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 2010 年以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双到”政策和落实市委市政府强村富民战略,开展“六个一”系列工程,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