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沙湖镇广袤的田野间,农户们抢抓农时翻耕整地、引水灌溉,一派繁忙景象。为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沙湖镇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聚焦农田水利建设、用水科学调度、防灾应急保障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打出春耕备耕“组合拳”,全力保障全年粮食稳产增产。
一、夯实水利基础,畅通春耕“命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沙湖镇以“清淤通渠、修复水毁、提速工程”三管齐下,筑牢春耕用水保障网。一是清淤疏浚保畅通。针对农田灌溉渠道淤塞问题,镇政府投入12万元专项经费,组织开展渠道清淤清障行动,累计清理渠道7909米。通过“镇统筹+村落实”联动机制,21个行政村同步推进,确保主渠与支渠全面贯通,惠及农田1.8万亩。二是修复水毁解民忧。为保证春耕灌溉有效开展,镇政府投入15万元,对5处水毁工程进行抢修加固,重点修复闸门、护坡和引水口,恢复灌溉面积3000余亩,真正实现“旱涝保收”。三是提速工程抢进度。为保障春耕用水与水利施工“两不误”,沙湖镇成立专班督导在建水利工程。目前,金贵水闸已完工投用,安坎水闸和沙湖水闸的水下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的推进中。预计3月10日前安坎水闸竣工,沙湖水闸可供蓄水,较原计划提前15天。三座水闸全面运行后,可调控灌溉水量30万立方米,覆盖农田2.3万亩。
开展渠道清淤清障行动
金贵水闸竣工
二、科学统筹调度,下好春耕“先手棋”
针对春耕用水需求大、分布不均等问题,沙湖镇通过精准预判、动态协调,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一是供需匹配“一盘棋”。镇水利会联合三大灌区,提前制定分时段、分区域供水计划。通过“一村一策”协商机制,平衡上下游用水矛盾,确保全镇农田“喝饱水、喝对时”。截至目前,已协调放水12次,累计调配水量80万立方米。二是补强短板“有实招”。针对自流灌溉困难的1800亩农田,镇村两级投入抽水机11台、铺设水带1450米,架设临时电缆400米,实施“二级提灌”补水,落实用水保障。三是抗旱备耕“早预防”。为应对春旱风险,镇水利会积极开展抗旱设备检查,累计检查检修抽水机、配电箱等设备34次。同时,组织开展抗旱演练,确保突发旱情时“设备拉得出、人员顶得上”。
开展抗旱设备检修
三、科技赋能生产,激活增产“新引擎”
沙湖镇以技术推广为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型,为粮食增产注入科技动能。一是项目推广“增规模”。推进水稻合理密植提单产项目,项目申报面积共2493亩,早稻申报面积1296亩;推进恩平市紫云英绿肥种植社会化服务项目,项目实施面积4672亩,提升沙湖镇丝苗米种植水平,增强联农带农效果。二是技术传授“到心头”。依托市农业局组织开展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培训班的学习成果,资深种植大户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向党员、群众传授种植“心经”,从传统的育种培育到现代化的无人机撒种和机械插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种植户的观念也在悄悄转变:“过去耕地都是靠手扶,一个人一天辛辛苦苦只能耕三四亩地,效果不好还很累,机械化种植后,省心还省力。”
春耕正当时,奋进不停步。 沙湖镇将持续抓实抓细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优化春耕生产服务,跑出春耕生产“加速度”,切实做到不误农时不误春,为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