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沙湖镇开展疫情防控风险排查工作以来,广大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基层工作人员冲锋在前,勇担重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沙湖镇涌现了许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家庭”。“要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离不了‘全家总动员’。”沙湖镇圩镇社区党委书记何群亮说道,他一家四口都冲在防疫第一线。
何群亮:“我是社区书记,又是党员,有义务有责任为人民负责。”
作为圩镇社区党委书记的何群亮,在接到启动疫情防控风险排查通知后,迅速行动,主动作为,组织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做好全面抗疫准备。何群亮说:“防控一线,党员干部冲在前,群众才更有信心。”他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在核酸检测现场指挥、走访重点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晚上带队通宵值班和夜晚巡查。从部署工作,到准备全域核酸检测,到重点人员的排查、追踪和管控,再到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等,都有何群亮忙碌的身影,他以向险而行的背影,践行了一名社区书记的初心和担当。
何群亮在核酸检测点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
妻子冯银芳:“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妻子冯银芳是东岸村卫生站的乡医,自7月9日疫情突发以来,她积极响应镇委镇政府的号召,义无反顾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中,身穿厚重密封的防护服,参与了多次全域核酸检测工作,白色的身影奔波在沙湖镇的各处核酸检测点。每天数十个小时超负荷运转,累了也只能站着歇歇,饿了就吃盒饭,一天也没有停过。她说:“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面对凶猛的疫情,她没有一丝畏惧,始终牢记使命,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不忘岗位初心。
冯银芳入户为群众做核酸检测
女儿何金怡:“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女儿何金怡是沙湖中心小学的实习老师,同时她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当得知沙湖镇开展全域核酸检测,沙湖中心小学成为其中一个核酸采样点,她心里早已做好报名志愿者的准备,看到工作群里校长发的招募老师当志愿者的通知时,她立即主动提出报名申请,成为了一名“蓝衣护卫”。在她的眼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党员的身份,都应该义不容辞参与到防疫工作中,为筑牢疫情“防护网”奉献自己的力量。
何金怡在为核酸检测做好准备工作
何金怡(前排左二)穿着防护服与志愿者们拍合照
儿子何明威:认真站好每一班岗
何群亮的儿子何明威今年17岁,是恩平市第一中学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共青团员。小伙子放暑假在家,每天看到父母早出晚归、不分昼夜地参与防疫工作,深受感染。于是,他主动放弃了家里舒适的空调和西瓜,在炎炎夏日义无反顾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成为其中的一员。他在沙湖中心小学检测点的信息采集区当信息员、帮助老人生成核酸码、帮忙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入户排查流动人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何明威说:“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感同身受。”近几天的志愿者生涯,让他对父母肩上的责任和担当有了全新的认识。
何明威耐心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
何明威入户排查住户信息
这就是奋战“疫”线、守护一方平安的抗疫家庭,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也是并肩抗疫的战友,用行动诠释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的使命担当。正是无数个他们,无私无畏奉献,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