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市场监管局“四步”发力筑牢市场监管领域反诈防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积极构建“全民反诈”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意识,今年以来,恩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与市场监管工作深度融合,“四步”发力筑牢市场监管领域反诈防线。
一、“卡”好市场准入审查,筑牢安全防线。一是严格字号名称和经营范围审核。对企业注册字号名称和经营范围进行严格把控,认真审核“投资管理”“网贷”等敏感字词。对于可能使公众受骗或产生误解的名称不予登记,按照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为申请人核准登记经营范围,区分一般经营项目与许可经营项目,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看似合法的公司外壳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二是严格身份信息核验。认真落实相关条例和细则关于市场主体登记实名认证的要求,对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等各相关人员通过实名认证等方式核验身份信息,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遏制冒用他人或虚假身份骗取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的行为。今年新设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825家,均严格按照要求把关。
图为窗口登记人员向办事群众发放反诈宣传物料
二、“抓”住一点一滴,强化信用监管。一是管理经营异常名录。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行动,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对通过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现场核查无法取得联系的企业,依法予以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有力地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二是协助摸查与梳理企业信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对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关联公司信息进行摸查和梳理,对异常的企业登记注册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并将相关联信息及时通报。今年我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了615家市场主体,其中列入经营异常的市场主体65家。
图为执法人员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三、“做”到行动有力,巩固整治成效。一是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对经营者有针对性的开展防范宣传。分析目前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形势和新型诈骗手段,执法人员加强对经营者和群众的法律法规和电信诈骗方式的警示宣传,提高群众电信诈骗风险识别防范意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畅通线索移交渠道,净化市场环境。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强化信息互通共享,及时将市场监管过程中发现的疑似电信网络诈骗线索、异常企业信息等通报给相关部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重点领域和行为,开展专项清理整顿行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法销售手机卡、“伪基站”和“黑广播”等设备,以及销售假冒、“三无产品”、无中文标识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等行为,形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2889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728户,暂未查处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图为执法人员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日常检查
四、“打”破骗局滤镜,抓实宣传教育。一是加强对经营者的宣传。在企业办理注册登记窗口张贴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海报,办理业务时,对办事人员进行温馨提示,要求其提高防范意识,切勿随便点击不明链接或轻信不明电话等。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向经营者通过口头、发放资料、播放视频等宣贯法律法规和电信诈骗方式,提高经营者的风险识别防范意识。二是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利用大型宣传活动、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门户网站、办事窗口、电子屏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防诈骗知识、典型案例等,提高消费者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和预防能力,营造全民反诈的氛围。还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如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礼品等方式,引导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今年以来,开展大型宣传摆摊活动7次,转发推文402次,受教育人数3000余人次。
接下来,恩平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配合各部门做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严格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的违法行为,切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产业链,为恩平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