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春耕春播工作陆续开展,各镇(街)要指导农户适时播种,科学催芽,精细管理,及早翻耕犁田,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降低病虫源基数,为早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天气情况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我省受冷暖空气变化影响,气温起伏较大,预计2月26-29日气温逐渐回升、早晚较冷,27-29日气温11-23℃;29日夜间起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将带来7-8℃降温,预计3月1-3日温度10-19℃;3日起逐步转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将快速飙升,一直持续到3月6日,期间最高气温预计达30℃;7日起将又有冷空气补充。
二、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根据前茬作物收获时间,以及早晚稻生育期的长短、育秧方式选择合适的生育期水稻品种,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更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
2.种子处理。清水浸种,种子表面吸水后,剔除瘪谷,根据病虫害预防需要,再进行药剂浸种处理,催芽露白后使用种衣剂拌种处理,可预防秧苗期多种病虫害(详见下表)。
药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备注:以上药剂根据需防治的对象选用。
3.适时播种。播种早稻时,应避开低温降雨时段,以免影响出苗生长。早稻保温育秧条件下,播种期要求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C。
三、秧田管理
1.覆盖育秧。水稻播种后及时架拱盖膜保温、清沟沥水。早稻播种至出苗前,一般不揭膜,以保温催芽,当膜内温度高于30℃要揭开两端通风, 高于32-35℃要揭开一边透风, 以免膜內高温灼伤秧苗, 一旦气温稳定通过25℃可揭除薄膜。同时要特别注意抖除膜上水珠, 让阳光充分透入, 以滋壮秧苗。
2.苗期病害。早稻秧苗期低温阴雨、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种量过大等易诱发水稻立枯病,病症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有赤色霉状物等,可施用噁霉灵进行防治。
3.施“送嫁药”。秧苗移栽大田前的2-3天,对秧苗进行施药预防病虫,可用40%氯虫•噻虫嗪,或氯虫苯甲酰胺+烯啶虫胺/呋虫胺/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喷施秧苗,预防大螟、二化螟、叶蝉、稻飞虱等多种害虫,控制秧苗病虫害基数,降低大田防治压力和成本,提高防治效益。
四、大田处理
1.翻耕灭螟。据我站监测,水稻越冬虫源主要以大螟、二化螟的幼虫(蛹)在稻桩基部越冬,预计3月中旬为蛾盛期。建议各稻区在2月底前完成第一次翻耕,将稻桩翻犁埋入泥土内,消灭越冬螟虫,减少越冬虫源。
2.春季灭鼠。切实做好春季农区灭鼠工作,全面落实“全方位、五统一”农区灭鼠技术,做到科学选药、配药、投药,开展统一春季灭鼠行动。可选用溴敌隆、大隆、敌鼠钠盐等抗凝血类杀鼠剂,选用新鲜的稻谷作饵料,采用毒饵站投饵,减少毒饵霉变和流失污染,提高害鼠取食率。严禁使用毒鼠强等违禁鼠药。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应用小包装毒饵、以猫治鼠、围栏捕鼠(TBS)等防控技术。
恩平市植物保护站
202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