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的阳光,真亮
“一盏灯,一条路,夜幕降临,感受村里的安静祥和。一草一木,平淡且耐看。与村支书畅谈,尽是收获,任重而道远。”该朋友圈正是恩平市牛江镇党员干部开启“住村”生活的深切感悟,也是牛江镇推行背包“住村”工作模式的缩影。
朋友圈截图
为推动恩平市委市政府“四项工作”“三项任务”落地落细,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恩平市牛江镇结合《江门市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镇创建工作方案》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要求,完善镇领导班子“联镇联村联户”工作机制,着眼党群的鱼水关系,推出乡镇干部背包“住村”工作新模式,让基层党员干部深入村民家中、融入村民生活圈子,扎根农村听民意、扑下身子解难题,甚至到村里住上一晚,与村支书、村民促膝谈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任务,详细了解村情民意,谋划解决方案。
牛江镇领导班子成员将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先行一步,通过背包“住村”模式,紧紧把握村民早起耕作与晚上遛弯的“黄金时段”,到田间地头,聊百姓关心的“一亩三分地”。通过“一早、一晚”,对村情民意有更准确的了解,对村中出现的急难问题也能第一时间知悉并解决。
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家中亲切交谈
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促膝谈心
“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最后一米,领导真正住进村里来,就像那一米的阳光,住进了我们心里,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这一米的阳光,真亮!”村民的开心溢于言表。
脚下沾满泥土,奋斗为了人民。今后,牛江镇将全面推进背包“住村”工作模式,将乡镇党员干部的青春下沉一线,贴近农村,贴近村民,时刻把村民的事儿放在心上,倾情成为服务百姓的“贴心人”、照亮幸福生活的“掌灯人”,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