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恩平市牛江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85007078476B/2020-00035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恩平市牛江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0-02-28
名称: 政府搭台 群众唱戏 共建美丽冯如故里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2-2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政府搭台 群众唱戏 共建美丽冯如故里

发布日期:2020-02-28  浏览次数:-
(牛江镇昌梅村委会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也是牛江镇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把冯如故里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牛江镇坚守为民初心,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不断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昌梅村的群众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牛江镇昌梅村委会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也是牛江镇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把冯如故里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牛江镇坚守为民初心,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不断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昌梅村的群众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政府搭台 昌梅村旧貌换新颜

  昌梅村委会,虽然是名人故里,但设施残缺、污水横流、禽畜散养等问题一直存在,掣肘该村的发展与蜕变。这是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同步、不平衡的原因所导致。要发展、要破题,就必须全方位、多举措整治和优化人居环境。

  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牛江镇将三清一改、厕所革命、完善污水设施等工作有机结合,着力解决昌梅村如厕难、环境脏、村容差等问题。其中,三清一改深入推进,长年累月积聚的生活垃圾得到了清理,卫生死角基本绝迹;厕所革命全面铺开,投入46万多元,建设莲梅村、杏圃村、莲昌村、东闸村4个公共厕所,实现公共厕所自然村全覆盖,解决了农村如厕难问题;污水设施进一步完善,投入100多万元,分别在莲昌村、莲梅村、杏圃村建设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

1.png

昌梅村人居环境整治前后对比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又要兼顾经济发展。牛江镇巧妙地把昌梅村的名胜、高联村的侨味、莲塘村的古韵完美融合,积极打造“农业+旅游”的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冯如文化精品线路现有入库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2700多万元。其中,昌梅村有15个项目,投资1200多万元,现已建成12个项目。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建成后,不仅可为村民群众提供美丽宜居的环境,还可以更好地擦亮冯如故里的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领略牛江之美。

2.png

冯如文化精品线路——昌梅村

  群众唱戏 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仅靠政府的投入,难免会陷入“政府干、群众看”的怪圈。为此,牛江镇在昌梅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做好引导,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昌梅村委会莲梅村为例,在建设初期,村民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一部分村民甚至对上门做工作的镇村两级干部冷嘲热讽。但镇村干部并没有气馁,一方面,他们要求村中的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村长等群体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村民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冯益毛等德高望重、有号召力的热心乡贤,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做过细工作,并号召和汇聚海内外的华侨乡贤为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出钱出力。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努力下,在热心村民的推动下,莲梅村村民的态度转变了,他们不仅认真做好房前屋后的保洁,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为莲梅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捐款献策。至目前为止,莲梅村的华侨乡贤和村民群众已筹集资金120多万元。

3.png

莲梅村爱心捐款芳名

  为做好谋划和建设,莲梅村还成立了“莲梅村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本村实际,创新提出“以地捐建”的建议,即凡是把村中废旧的猪舍、危房、空地捐出来,用作美丽乡村建设的村民,一处房舍或空地视为捐赠5000元,捐赠者姓名列入爱心捐赠芳名册。此建议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莲梅村村口处原有一排废旧的猪舍,既妨碍村民出入,又影响村容村貌。在领导小组的劝导下,这些废旧猪舍全部捐献出来,用于美丽乡村建设。至目前为止,村民自愿捐献出来的废旧猪舍、危房、空地共120多处,折合价值超过60多万元。

4.png

莲梅村新旧对照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让农村发展起来,农村归根结底是农民的农村,需要发动农民积极参与。农村要发展,政府的投入与群众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中,昌梅村的人民群众,秉承着爱国爱乡、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冯如精神,有一分光,就发一份热,与牛江镇党委、政府一道,正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而努力奋斗着。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冯如故里必将迎来新的蜕变,美丽可期!(通讯员:陈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