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堂,大民生。12月上旬,恩平市恩城街道小岛、河南、新塘、新城、西门社区的5家长者食堂(助餐点)正式挂牌运营,新增解决了150名老年人的养老用餐需求,破解了社区老人“舌尖上”的养老问题,让老人们“暖胃”又 “暖心”。
下午4时许,记者在恩城街道西门社区长者食堂看到,前来就餐的老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队,有序等候取餐。当天食堂为老人们准备了木耳蒸鸡、娃娃菜、蛋花雪耳汤以及新鲜水果等菜式,老人们取餐后围坐在一起吃饭、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西门社区长者食堂
“我经常来这里吃,这里的饭菜口感软烂清淡,比较适合老年人,大家吃得很开心。”吴伯说道。
长者食堂除了提供堂食以外,还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每天的饭菜制作完成后,食堂便迅速打包饭菜,安排社工或网格员准时准点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确保老人足不出户也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
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张婆婆称赞道:“每天上午10点半,下午4点半,上门送餐很准时、很贴心。”
饭解决了,那钱怎么解决呢?据西门社区长者食堂负责人岑梓健介绍,长者食堂主要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慈善助办”的方式,给予困难群众一定的用餐补贴,每位老人个人支付的餐费在2元至9元之间不等。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特困或低保的老人,按照“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办法补贴,每餐饭只需要付2元。
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市民政局每月至少两次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试餐,通过与老人们一同用餐,听取意见,从而保障食堂膳食的质量。并推进“明厨亮灶”建设,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实时展示餐厨服务的全过程,让老人们吃得更安心。
此外,市民政局还致力打造“食堂+”新阵地,拓展长者食堂在助残助困、养老服务、文明创建等方面的新功能,不断推进长者食堂服务外延,截至目前,恩城街道已落地建成了10个长者食堂,惠及的老人达200多名。
下一步,恩平市将不断提高“长者食堂”建设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更广泛覆盖、可持续运营的长效机制。同时,探索在“长者食堂”设置公益性岗位,为当地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等提供就业机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来源:恩平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