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恩平市良西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85007078695M/2024-00059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恩平市良西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12-11
名称: 良西镇:“四个万家”见实效 千家万户共福祉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良西镇:“四个万家”见实效 千家万户共福祉

发布日期:2024-12-11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良西镇党委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6+3”工作安排,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速增效。

用好“铁脚板”,走村串户,进万家门

良西镇党委践行群众路线,深耕一线工作法,以“铁脚板”丈量民心。坚持多走。以“我当一天网格员”活动开展为契机,深化在职党员干部报到服务机制,由“一把手”挂帅,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全镇党员干部纷纷下沉一线,进村入户、进网入格。今年来,组织镇村干部进网入格1000多人次坚持多想。下乡调研时,善于从群众角度出发,从群众关切的方方面面去思考,把群众问题“问”出来,把群众的意见“提”上来,确保问需于民、精准施策。时刻保持观察力和洞察力的敏锐度,对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细致梳理、提炼归纳、总结反思,做到举一反三。今年来,共收集群众诉求130余件、建议250余条。坚持多问。要想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就必须与老百姓交朋友,用土话拉家常。多跑田间地头、多坐庭院树头、多吃粗茶淡饭,像对待家人一样和群众交心谈心,在拉家常中了解民情民意,在谈农事中掌握生产动态,在问冷暖中传递党的关怀。

党员干部入户喜洋洋农场,听农场主分享创业故事

搭起“连心桥”,倾听民声,知万家情

为深化基层治理,良西镇党委创新实践,多措并举搭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坐班“听”。以传统习俗为切入点,创新推出“逢圩说事”基层治理品牌,将圩镇的议事亭作为开展活动的固定场所,安排力量担任“话务员”,每月轮流“坐班”,方便“等圩”群众表达意见诉求。自8月份首期“逢圩说事”活动举办以来,接待群众98人次,累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61件、工作意见建议166条。目前已解决问题52项,完成率约达85%,剩余问题有序推进解决。入户“察”。依托辖区九个微网格,组织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进村入户,重点关注困难弱势群体,全面摸清他们在就业、助学、医疗、养老、住房、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详细了解群众需求,并纳入解决清单,限时办理,逐项销号。积极宣传社会帮扶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确保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能够深入人心、惠及万家。公开“集”。各党支部结合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30余场“金点子”建言献策活动。致富带头人、乡贤以及返乡大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参与,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收集意见建议130余条。

依托“逢圩说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当好“调解员”,化解民忧,解万家忧

良西镇党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优化镇级“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机制,探索“品字工作法”。坚持多口导入,排查风险隐患。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借助干部夜校“进村课堂”以及智慧网格、热线平台、110接警平台、“粤平安”等云平台,以“网格化+信息化”形式广泛收集矛盾隐患,做好源头预防。今年来,依托各平台收集及办理事项共394件,办结率100%坚持归口处置,化解矛盾纠纷。深化良西镇综治中心(信访超市)“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及时归类整理所收集问题,按照矛盾纠纷性质内容,“派单”到相关职能部门处理。今年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案件83件,矛盾化解率100%坚持“扎口管理”,避免矛盾上行。定期召开中心联席会议,研判矛盾纠纷,对于问题较复杂的矛盾纠纷和社会重点问题,争取上级部门专业力量支持,牵头成立工作组“包案”办理,双管齐下跟进处理问题,坚决避免矛盾激化上行。

党员干部就蕉场整改问题现场调解

挥动“实干鞭”,实干为民,办万家事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良西镇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放开手脚、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当好人民群众的“实干家”。聚焦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精准施策,推动落实了一系列民生事项。今年来,大力推动“光亮工程”,在镇辖区内4个村委会、23条革命老区村的村道上安装了456盏太阳能路灯,总长达13.9公里,惠及村民1万多人。积极推动道路改造、党群服务中心修缮、灌溉渠道水毁修复、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和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等工程,让村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今年来,镇公共服务中心办理城居保咨询7805人次,办理医保一档参保咨询8231人次,办理计生服务1250人次,办理民政业务395件,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打造智慧服务体系,完善“视频办”窗口,加强粤智助智能机和粤系列小程序的推广使用,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积极开展医保宣传,制定养老保险工作方案,深入企业、村(居)动员参保,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创新党建引领,激发治理活力。以松柏根村为试点,推广“党员地图”,一个党员负责一个片区,结对帮扶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推动党群工作落细落实。以福坪村为试点,推广“道德银行”积分制管理,构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机制,通过村民行为的量化和可视化,“兑”出乡村治理新气象。

灌溉渠道水毁修复工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