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良西镇党委注重把加强党内关怀帮扶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思想上关心、政治上激励、生活上帮扶,大力促进暖心凝心,不断增强党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幸福感,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注重思想上关心,让党员更有使命感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能够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增强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干部夜校“进村课堂”,福坪村党员梁杰华结合其所在的福稻公司的实践经历分享心得体会。
良西镇党委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党内关爱帮扶工作全过程,持续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综合运用乡镇党校、“书记讲堂”、“初心讲堂”、“干部夜校”四个学习平台,以微党课、微宣讲、微解读等形式,组织全镇105名机关党员干部,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网格“六进”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培训机关党员310人次、农村党员430人次、两新党员125人次,及时安排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困难党员“补课”,开展“送学上门”活动32次,派发“学习大礼包”790余份,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410多人次,确保全体党员不漏学、不缺课、不掉队。
定期举办干部夜校“进村课堂”,帮助农村党员思想“充电”
注重政治上激励,让党员更有荣誉感
在良西镇松柏根村,农村党员创业先锋冯作仪自学番石榴科学化种植技术,邀请专家到田间进行种植指导,投入农业机械设备,打造现代化番石榴种植基地,带领村民通过种植番石榴一同实现创收。评选暖心“先锋奖”以来,良西镇党委注重挖掘宣传农村党员创业人才,推出“七一党旗红,奋斗当先锋”系列报道,努力营造支持农村党员自主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良西镇党委坚持“党的工作在哪里,党的关怀就覆盖到哪里”,通过党建引领把各单位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力量统筹起来,推动形成关爱合力,持续增强党员干部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定期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活动,给予一定形式的物质或精神激励。对于党龄达到50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在“七一”前,通过集体颁发、上门颁发等形式,发放“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推行“政治生日”制度,采取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重忆入党经历、发放政治生日贺卡等有意义的方式,以支部为单位,定期组织党员过“政治生日”,实现“几名党员过生日,全体党员受教育”。
“虽然我们每个人入党的年代、地点、身份有区别,但入党的初心和信仰都是相同的。党给了我生命的延伸,我将坚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实际行动感恩和报答党的抚育和培养。”良西镇“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何锦宁深情表达了对党的忠诚爱戴。
表彰优秀党务工作者
注重生活上帮扶,让党员更有幸福感
“我年纪大了,能为组织做的事情有限,但组织依然惦记我、关心我,真的由衷感谢党组织的关心关爱!”良西镇龙安塘村老支书李叔对前来探望的工作人员表达内心的感谢,已72岁高龄的他,曾在村干部的岗位一干就是30年,却因健康原因导致生活陷入拮据。在日常走访慰问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为困难党员送去了慰问品外,还注重与党员促膝谈心,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在支部摸排上报、党委核实认定的基础上,良西镇党委坚持动态更新困难党员库和困难离任村干部库,确保“春节”“七一”期间在库人员全覆盖慰问。今年以来,良西镇各级党组织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90余人次,为44名农村老党员发放暖心“养老金”,通过采取修缮、扩建或改建等方式,帮助住房条件恶劣的农村特困党员改善居住环境。大力开展“两新”组织党员关心关爱行动,全面优化提升“幸福驿站”服务阵地,增设维权调解、健康娱乐、志愿帮扶等多项特色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60余个,推动党在两新组织领域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持续增强。深化“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积极组织建立多种类型的“党员先锋队”,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定期对空巢、孤寡、失独、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上门理发、清洁、跑腿等暖心服务,组织全镇220余名党员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9支,今年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多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20多个。
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