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0785007078695M/2022-00002
江门恩平市良西镇人民政府
2022-01-15
【美爆】恩平这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出沿线网红美景!
2022-01-15

【美爆】恩平这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出沿线网红美景!

发布日期:2022-01-15  浏览次数:-

        良西镇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围绕“农业+旅游”的发展思路,着力促进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条美丽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使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图片

良西幸福驿站

以绿色渲染村庄,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良西镇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结合地热温泉、农耕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结合周边旅游和农业资源,将示范带S369沿线的旧村打造成为特色精品示范村,修建农耕文化长廊。以农耕公园为理念规划建造“四小园”供村民自行种植,为日后开发培育农耕民宿旅游项目提供发展空间,同时配套设置休憩处和儿童游乐设施。因地制宜,持续推进示范带风貌更新改造。实施农房外立面美化亮化改造,对示范带S369沿线的白沙路村、孔村、红岭村进行统一的农房外立面改造,通过微改造让“旧村”换“新颜”。同时,利用闲置地块建设“口袋(袖珍)公园”,添置文娱设施,不断提升农村宜居环境,增强村民幸福感。科学规划,持续推进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根据沿线各村实际需要,修建示范带S369沿线鹤咀村、三甲朗村的卫生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卫生站、文化楼及篮球场等,着力解决各项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尽力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求。


图片
图片

因地制宜,利用村前村后闲置地打造“四小园”


以文化留住乡愁,保护乡村历史建筑原貌。在示范带建设过程中,良西镇认真贯彻落实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求,强化保护力度,在不拆除历史建筑的前提下,通过升级改造,将示范点串联成精品旅游线路。锁住原味,注重历史村落和建筑的保护利用。坚持彰显特色传承历史文化与塑造现代风貌相结合的原则,对始建于1871年,至今已有近150年历史的古炮楼——懋星楼进行修缮加固,保留其原有风貌,清拆周边有碍观瞻的残垣断壁,结合炮楼后面5棵有百年历史的古龙眼树,形成一处乡村历史特色景观。变废为宝,注重撂荒地和零碎地的规划盘活。结合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利用村前村后的“零碎地”,制订个性化设计方案,在延续原有景观的基础上致力创建打造示范带X831沿线长宁村丰收广场、那湾村农耕文化广场等各具风格的农耕文化公园,展示特色“四薯”农产品,帮助外地游客深入感受良西镇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增加全镇的旅游经济收入。

图片
图片

锁住原味,注重文化历史传承,开展农房外立面改造

图片
图片

变废为宝,盘活撂荒地、零碎地,建设农耕文化公园


以群众做好工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局面。良西镇注重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示范带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着力抓好宅基地审批。解决群众诉求,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结合本土乡村风貌特点,由镇统一制定一批农房建房通用设计图纸,规范统一农村建房风格。着力抓好危旧房清拆。发动群众,做好危房清拆工程,对示范带范围内的44间农村危房、残垣断壁进行拆除。着力抓好古风村牌更换。倾听群众呼声,更换S369沿线村牌,通过聘请专业广告设计公司,量身打造“良文化”品牌。在省道S369沿线各入村路口统一更换一批富有良西特色文化底蕴、风格统一、标识清晰的古风村牌。着力抓好特色农业发展。结合群众需求,坚持产业富民与村容整治同步推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成功注册“四薯之乡”集体商标和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专业村称号为契机,抢抓省农业农村厅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计划的机遇,出台《良西镇特色薯芋类种植扶持奖励方案》,鼓励开展连片规模化种植,推动本土特色产业发展,切实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片
图片

党员带头,发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