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恩平市君堂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85007079137G/2024-00040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恩平市君堂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6-06
名称: 君堂镇黎塘村:“四联四治”融合发力,激活基层善治“源代码”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6-1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君堂镇黎塘村:“四联四治”融合发力,激活基层善治“源代码”

发布日期:2024-06-12  浏览次数:-

近年来,君堂镇黎塘村紧紧围绕平安乡村建设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乡村治理,探索推行“四联四治”融合工作机制,以“小切口”激活基层治理“源代码”,走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先后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广东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并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推动平安乡村建设成效更高、成果更丰、成色更亮。

一、智慧网格联动,探索接地气、有特色的自治模式

黎塘村聚焦抓基层、建机制、树典型,不断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治理“黎塘样本”。一是完善“网格+自治”模式。黎塘村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构建“网格化+村民自治”的网格化治理体系,组成既有党员义工组成的网格队伍,也有村民自发组建的义工巡逻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村庄治理、服务群众,切实挑起乡村服务治理“大梁”。二是充分发挥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她力量”。依托“妇女儿童之家”阵地组建巾帼爱心妈妈志愿队、巾帼禁毒志愿队等巾帼志愿服务队,推动巾帼力量“进网入格”。2023年,累计开展纠纷调解、巾帼维权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为乡村治理贡献“半边天”力量。以建设市级妇女议事会示范点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引导妇女议事会围绕村妇女儿童权益、家庭家风建设等议题开展妇女群众议事活动,推动议事成果转化落实。三是深化村级综治中心指挥协调作用。坚持以网格为单位,常态化组织网格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研判,着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依托“粤平安”智慧平台,及时向镇或上级职能部门“发令吹哨”,闭环开展综治信访工作,实现群众诉求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2023年以来,累计在“粤平安”录入网格事件234件,办结率达100%,群众信访次数明显下降。

村委干部、巾帼志愿者、专职网格员走街串巷摸排化解纠纷矛盾

二、涉侨纠纷联解,打造解侨忧、安侨心的法治阵地

黎塘村结合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众多的实际,以法治力量打通为侨服务、为侨解纷“最后一公里”。一是解决侨胞燃眉之急。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在外漂泊多年的侨胞选择回国或送子女回家读书,因此也面临了复户难、入籍难、外籍学生入学难等。在摸清情况后,黎塘村提前介入,主动与市镇两级侨务部门协调沟通,成功帮助15名侨胞办理了入籍复户,帮助多名外籍学生解决入学问题。二是健全为侨服务体系。设立涉侨纠纷调解室、涉侨法律工作站等阵地,充分发挥驻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侨务工作者等作用,为归侨和侨眷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纠纷化解等贴心服务。如2024年2月,黎塘村委会连福里村侨眷林某和张某因耕地使用权不明晰而引发矛盾纠纷,村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及时召集法律明白人、驻村法律顾问以及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调解,从情、理等角度劝导双方互谅互让,一起涉侨纠纷经过调解后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同时,健全涉侨法律服务线上协同办理机制,在每户侨胞家庭张贴“恩平市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中心便民联络牌,让侨胞侨眷只要通过手机扫码,就能随时随地获得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群众解决涉侨问题超350余件。

法律明白人、驻村法律顾问耐心细致劝导双方当事人

三、文明乡风联塑,营造民风淳、文化兴的德治氛围

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黎塘村注重发挥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德治文化的融合作用,以乡风文明激活乡村治理活力。一是打好文化“侨”牌。以乡愁为纽带,投入180万元盘活“宗谱楼”打造成为村史馆,向每一位走进黎塘的海内外乡亲,展现黎塘的发展历程、人文溯源和侨情侨录等;投入30多万元对张瑞芬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把航天爱国英雄张瑞芬的奋斗事迹及精神转化为属于黎塘人自己的“黎塘精神”谱系。二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举办“村规民约”主题学习活动,引导村民群众遵守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积极发挥好党员、乡贤、榜样等群众身边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宣讲+文化墙”模式,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动,搭建传承好家风、孕育好家风、弘扬好家风的桥梁。

市民群众参观升级改造后的张瑞芬纪念馆

     四、和美乡村联商,搭建凝侨心、聚侨力的智治平台

黎塘村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凝聚侨心侨智侨力为目标,依托“侨胞之家”成立黎塘乡亲联谊会,为侨界提供联商共议的智治平台。自联谊会自成立以来,多次围绕公共建设、公益事业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家乡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学等活动,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如动员筹建村道、公园、路灯等公共设施,整治美化“赤膊房”,都有联谊会热心乡贤的无私奉献。2023年以来,在黎塘乡亲联谊会的协助下,黎塘村整治美化“赤膊房”6处,铺设黎塘大道等主干村道沥青约2公里;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打造多处“四小园”,成功入选江门市“美丽庭院”创建示范点,乡容村貌实现华丽转变。

文澜大道沥青铺设前后对比图

“赤膊房”整治美化前后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