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恩平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惠州博罗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举行。省供销社合作指导部和省供销集团及天禾股份、天业冷链、农产品、数科等下属企业负责人,会同江门市、恩平市供销系统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通过现场复盘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总结2024-2025年产季“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实施成效,重点审议《恩平市“社村”万亩马铃薯全链条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共绘恩平马铃薯产业发展新蓝图。
会议指出,创新实践的“社村”合作机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恩平市已整合牛江、沙湖等5个镇街15个村集体土地资源,采用“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合作模式,成功建成首期15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农户户均增收8000余元。针对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技、地、钱”四大瓶颈问题,会议要求重点突破:由省供销集团牵头组建专业产业专班,构建“农技专家+田秀才”的“1+N”技术服务体系,创新推出“土地银行”流转模式和“订单贷”金融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会议明确三大主攻方向:一是夯实产业基础建设。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机遇,在首期工程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二批3000亩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同步配套建设3个以上田头智慧冷链分拣中心,打造集仓储、分拣、检测、交易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马铃薯区域集散枢纽。二是强化科技支撑能力。与省农科院共建恩平社村合作产业研究院,建立优质种薯繁育体系,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智慧种植模式,通过标准化生产将商品薯率从目前的75%提升至85%以上。三是延伸产业链条。重点与华润万家、钱大妈等商超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加快对现有万吨级冷库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完善加工专区基础设施,力争全产业链价值提升30%以上。
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省级统筹谋划、市县协调推进、镇村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实行“周调度掌握进展、月通报督促落实、季考核评估成效”的闭环管理,将恩平马铃薯产业打造成为服务“百千万工程”的标杆项目。会议号召各相关单位要以此次推进会为新起点,充分发挥供销系统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构建从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全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恩平模式”。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恩平马铃薯产业正式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根据规划,到2027年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可达2万元以上,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为广东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