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恩平市供销社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24407850070787831/2024-00090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恩平市供销社 成文日期: 2024-12-13
名称: 恩平市供销社:四十五载栉风沐雨 “社村”合作再攀发展新高峰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恩平市供销社:四十五载栉风沐雨 “社村”合作再攀发展新高峰

发布日期:2024-12-13  浏览次数:-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纪念会2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在恩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恩平市供销社发挥着重要的角色。近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恩平市供销社于1979年开始走上改革之路,经过45年的深入发展,供销社茁壮成长。如今,恩平市正式入选全省“社村”合作试点地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日前,恩平市社村联合会(以下简称“恩平市社村联”)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恩平市社村联理事会,意味着恩平“社村”合作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乘着“社村”合作的春风,恩平市供销社将有效整合涉农资源,推动恩平农业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历史:积极推动恩平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前恩平市供销社在恩平的商业经济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1979年,供销社开始走上改革之路,恢复了供销社贸易货栈业务,开展议购议销。

  1981年,为适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做好服务工作,供销社推行利润分成的“四定、两包、一奖”,即定人员、定费用、定资金、定购销,包费用开支、包利润上缴,超额全奖的经营责任制,收到了较好效果。1982年,当时的恩平县供销社在恢复“三性”基础上,进行“五个突破”的改革,即突破社员人股限制、突破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突破劳动人事管理权限、突破物价管理权限、突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在组织、管理和经营上改革,层层恢复贸易货栈,积极扩大经营服务设施,增设经营网点,参与市场竞争,运用各种形式举办展销会、订货会、交流会,串墟串村推销,千方百计扩大经营。这段时间,随着当时形势发展需要,县供销社内部机构变动也比较大。

  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2004年4月起,恩平市改革基层供销社管理体制步伐迈开,打破原按行政区域一镇一社的格局,改变基层社小、散、弱的状况,集中优势开展经营,巩固基层社在农村的流通地位,将基层社的管理体制由各镇直接管理归口恩平市供销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基层社改制后,由原16个基层社组建为5个中心社,管理人员保留70人左右,全部实行聘任制。此外,供销社还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促进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实现多领域发展,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各专业合作社发挥了助农增收作用,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生产发展,实现了助农增收。

  恩平市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之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重要源动力。

  如今:社村合作推动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恩平市供销社深入推进“联农扩面、服务提质、运行增效”综合改革行动,以实施“订单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以密切与村集体、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为纽带,深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探索了“基层供销社+村集体+农业服务合作社+供销农场+农户”发展模式,加快提升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功能,激发了基层供销社内生发展动力,确保基层供销社建起来、立得牢、可持续、能发展。

  今年8月,恩平市正式入选全省“社村”合作试点地区,时间为3年。作为试点地区,恩平将发挥供销社贯通省市县镇组织体系和一体化经营服务网络优势,建成完善的供销粮食及重要农产品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探索供销社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径,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恩平市“社村”合作试点主要围绕水稻、马铃薯、香水柠檬3个优势产业开展。总体目标是成立恩平市“社村”联合会及运营公司,围绕3个优势产业,打造4000公顷以上丝苗米、1333公顷以上马铃薯、667公顷以上香水柠檬的“订单农业+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

  为推动社村合作工作顺利开展,11月14日,恩平市社村联合会(以下简称“恩平市社村联”)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共有54个会员参加。会员以政府部门、农业行业协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为主,占比达87%,充分体现了恩平市社村联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和坚持专注务实工作基调。会议通过了相关章程、议案,选举产生恩平市社村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以为农服务为圆心,探索新的合作契合点与经济增长点,共同打造一个以农为本、合作共赢的同心圆。

  试点工作开展期间,在恩平市社村联的指导下,按照“社有龙头企业+村集体+社集体”合作架构,组建县域“社村”合作运营公司作为运营实体,其中龙头企业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5%,村集体持股平台持股30%,基层供销社持股15%。目前,恩平“社村”合作运营公司注册资金增资扩股至5333.3万元,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定期向恩平市社村联报告运营情况,为恩平市社村联成员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承接各项涉农政策性项目,在农业主产区发展一批乡镇农产品综合服务站、“供销农场”生产基地等,推动“农业+渠道”“农业+技术”“农业+金融”“农业+服务”等“农业+”品牌提质增效,使内外部资源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网络体系,实现各方共赢。

638695298691554746142724674770.jpg

△恩平市供销社农服公司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水稻收割服务。

  在推进恩平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多方合作具有巨大的市场机遇、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司其职,共荣共生,才能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融合发展,形成强有力的“航母战斗群”。在推动“社村”合作的过程中,恩平市供销社系统重视以产业、服务、资产为纽带的横向合作,积极打造利益纽带,强化聚合增值效应。在合作中实现对农民全方位、高质量农业服务的增值,促进合作双方增强实力。在合作中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升农业质效,助力农民增收。在合作中提升资源配置合理性,做大特色产业“蛋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提供务工收入、农产品增值收入,推动农业发展由“大”转“强”,增强区域农业经济实力与竞争力。


  (稿件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