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政务动态

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成效显著


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成效显著

  为了扎实推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工作,达到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创建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领导重视,加快推进

  我市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自觉把民族团结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与各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首先,成立了恩平市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创建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其次,及时召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了系统创建工作。

  搞好试点,分类指导

  进机关,增强执行力意识。各级党政机关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载体,机关工作人员是带头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今年,在市人社局开展该项工作。市人社局以技能培训为抓手,重点围绕提升农民素质、促进转移就业开展各类培训,积极拓宽适合少数民族人员的就业渠道;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维护拖欠少数民族同胞工资行为,全力维护少数民族同胞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等,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使各族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进镇(街),服务延伸到基层。以大田镇为示范创建点,该镇是我市的著名旅游镇,温泉资源丰富,吸引很多省内外的游客,其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游客。通过制作宣传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力度,提升我市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影响力。今年以来,大田镇主要是在进村入户的扶贫帮扶过程中,在与农民群众零距离交流过程中,将党的民族政策向广大干部群众作宣传。

  进学校,夯实教育基础。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的桥头堡,我市主要选择在有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开展活动。经教育部门筛选,我市在大槐中心小学开展民族团结创建“进小学”活动,在学校校园建立宣传栏,在教室张贴宣传画报,介绍民族基本知识,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等形式,组织开展了民族知识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和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除此,我市还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进高校、进中职院校工作。

  进企业,开创崭新局面。恩平市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是我市一所管理和经营较好的大型企业。该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其中也有少数民族。该企业主要是通过设置宣传栏,向员工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员工宣传“56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使各民族间员工和谐共处,守护相助。通过调查摸底,了解该公司内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对在生活或生产上有困难的弱势家庭,开展“一助一”或“多助一”的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落实结对联系人,进行慰问,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以座谈会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公司的文化生活,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进社区,搭建为民平台。针对恩城街道小岛社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密集的特点,并因地制宜地在居委会最明显的位置开设了民族工作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活动,使干部员工们对党的民族政策法规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效地提高了处理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宣传阵地的氛围更加浓厚,从而确保了民族之间的和谐稳定。

  进宗教活动场所,维护和谐稳定。组织市基督教两会和市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做到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引导信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五个维护”自觉性。在我市召开的中秋国庆座谈会上,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民族的政策法规,建立维稳信息通报制度,畅通少数民族群众诉求渠道,发挥沟通协调的积极作用。在市基督教恩城堂,利用大型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文化、历史等知识,介绍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等,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有力促进了我市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电子书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电子书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