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工程”|良西镇雁鹅村:多维服务惠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筑牢阵地“硬支撑”
架起党群“连心桥”
服务阵地,是凝聚民心、推动乡村治理的基石。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雁鹅村结合实际,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着力提升阵地服务综合功能。
升级后的雁鹅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完备、布局规范,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人大代表联络站、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便民服务大厅里,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各类事务,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一站式”服务。党员活动室中,党员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思想碰撞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规范化的功能设置、人性化的服务布局,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集教育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前沿堡垒,显著提升了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硬实力”。
雁鹅村党群服务中心室内外
多维服务“惠民生”
提升群众“幸福感”
阵地建强是基础,服务做实才是关键。雁鹅村始终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让党的温暖与关怀直达群众身边。
围绕“住得放心”,打造宜居家园。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党员干部带头冲锋,累计出动3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用实干为乡村“梳妆美颜”。围绕“玩得开心”,繁荣乡村文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大舞台、农家书屋等阵地,今年已组织开展送戏下乡、农技科普讲座、义诊义剪活动等各类文体惠民活动20余场,活动覆盖老中青幼各群体,让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盈。围绕“活得舒心”,做实民生关怀。建立常态化走访慰问机制,定期为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让特殊群体感受到党的关怀。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及时传递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与关怀,确保每一位党员思想上不掉队,在学习上不缺位。
开展春节篮球邀请赛
在共建“和美家园”方面,群众也是不遗余力。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党总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参与植树护绿和“美丽庭院”打造,通过党员示范引领,群众广泛参与,以点带面,激发村民扮靓家园的内生动力,让“小家美”带动“乡村美”。同时,当县道X831良西圩飞鹰至上冲村段路线道路新改建工程启动时,沿线村民主动响应,无偿让出自家竹子、树木,全力支持工程建设。更有村民自发组成义务护路队,积极协助施工队伍清理沿线杂物,以点滴行动助力家乡基础设施升级。
道路扩宽后
“如今村子干净整洁,活动丰富得让人挑花眼,白天有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晚上有地方乘凉聊天,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由衷地感慨道。
精准服务“解难题”
彰显党员“先锋力”
服务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效上。今年5月末,雁鹅村兴塘村15户长期“靠天吃水”的游耕户家中,终于通上了清澈的自来水,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用水难题。
去年9月村干部走访时,几户村民反映长期饮用井水,用水安全问题令人揪心。得知情况后,村支部立即形成报告向镇委镇政府反映,并主动对接恩平市供水有限公司,多次沟通协调解决方案。最终,在多方努力下为每户争取到约2000元的安装费用优惠,村民仅需自付800元。
雁鹅村党员干部协助相关部门为游耕民众解决生活用水问题
近年来,雁鹅村着力构建“网格化+志愿服务”体系,整合村“两委”干部、骨干党员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定岗定责下沉至13个自然村担任兼职网格员。这些红色网格员活跃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农家院落,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变“群众上门找服务”为“干部主动送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苗头20起,征集到涉及道路修缮、水利设施维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有效建议意见30余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困难诉求10余件,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雁鹅村以建强阵地为基石,以拓展服务为路径,以提升质量为关键,持续将党的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用实干担当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