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镇牛皮塘村:“家门口学堂”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傍晚时分,东成镇牛皮塘村学堂门口,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在牛皮塘村史馆的见闻,直到看到值班老师到来的那一刻,礼貌地齐声说“老师好!”…...
牛皮塘村位于东成镇东北部,共有7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88户992人,常住人口190户583人,海外侨胞、港澳同胞1224人。和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孩子往往更缺乏家长陪伴。一些村民长期外出务工,留下孩子在村里给老人抚养,存在孩子放学后无人辅导,影响学习成绩的情况。
面对这一问题,身为博士的驻村第一书记于永瑞思考了很长时间,经过与牛皮塘村“两委”干部、党员等一同充分调研,决定从抓好教育入手,创办一所全新治理模式的青少年学堂,满足适龄儿童的教育需求。
溯文化之源 缕文化之脉 私塾式课堂带来新气象 青少年学堂选址定在牛皮塘村史馆二楼。牛皮塘村史馆的前身原是青砖平房书室,后得热心华侨、乡亲捐资筹建,20世纪50年代修缮为道隆学校,内置六个教室六个年级,高峰时入读学生达220多人,老师8人,文化底蕴深厚。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学堂采用汉代马鞍式桌凳,内部装修尽量保持原样,让孩子们置身于单人单桌的私塾式学习环境。截至目前,已配备投影仪、打印机和10套汉代马鞍式桌凳。 孩子们在认真学习 融各方智慧 汇多元资源 探索政企村合作办学新路径 学堂建设和运营需要持续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牛皮塘村驻村第一书记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带领驻村团队和“两委”干部等投身课堂建设,在资金方面成功争取派出单位江门农商银行党建经费支持;在师资方面东成镇选派四位热心公益的选调生、党员志愿者组成值班教师团队,周一至周四晚开展教学活动;在课程方面,除了作业的日常辅导,还设置书法、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力求提高辖区内孩子们的文明素养、道德素养以及知识文化素养。自学堂开设以来,参加学习的学生达1100多人次。 举办书法培训班 强制度建设 抓常态长效 发挥家校合力取得新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成效,牛皮塘青少年学堂设立“三个制度”。一是考勤制度。建立起学生信息库,给每个学生都打印姓名牌,每天自觉签到、打卡,值班教师每周做考勤汇总。截至8月中旬,青少年学堂在册学生36人。二是家访制度。值班老师和“两委”干部共同深入孩子家中,向家长反馈孩子的优缺点,帮助家长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同时,定期举办家长会,分享优秀的家庭教育案例。三是奖励制度。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考试成绩评定一二三等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经过将近一年的探索,青少年学堂从无到有,教学活动步入正轨,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教学效果初步显现。经家访情况统计,上半年经常来学堂学习的孩子班级排名平均提升3名次以上,如郑某图同学获得东成镇中心小学颁发的“最佳进步奖”。 牛皮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开展教学活动 下一步,青少年学堂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深入群众”的理念,争取更多支持,多措并举提升软硬件条件,建好村民“家门口学堂”,为农村青少年点燃希望之火,点亮乡村教育之光,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