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镇街动态

恩平村史馆⑦丨黎塘村史馆

  
村史馆是一个乡村的历史记忆,记载了人们为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见证了乡村的时代变迁。近年来,恩平市把建设村史馆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全市多个村史馆陆续建成,供广大市民参观。中共恩平市委宣传部、恩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恩平村史馆”专栏,对村史馆进行逐一展示,让广大市民和海内外乡亲饮水思源,记住乡愁,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磅礴力量。下面介绍第7期黎塘村史馆》

  

黎塘村史馆

  黎塘村史馆位于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委会, 2022年9月1日正式开馆。
黎塘村史馆坐落于黎塘碉楼文化广场的正前方,坐西北向东南,砖混结构,中西合壁建筑风格,占地总面积108.47平方米,设有展览室、村史室及侨史室,以图文、光影、实物场景等方式,展现黎塘村的发展历程、人文溯源和侨情侨录,让海内外乡亲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乡愁,增强自豪感和归属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黎塘村史馆部分展览内容』

  

  

金山寻梦

  19世纪中期起,中国内忧外患日益深重,黎塘村人多地少,粮食短缺,民众生活愈加艰难。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及随后的北美太平洋铁路修建,急需劳动力的消息传来,在黎塘村形成了奔向“金山”谋出路的共识。“父携其子,兄挈其弟,几于无家无之。”青壮年男子谋食外洋者,十之七八。他们飘洋过海汇入国际移民大潮,成为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金矿、铁路、锡矿、种植园、农场的主要开拓者。
黎塘先侨在异国他乡,克服自然环境的恶劣,适应着文化习俗的差异,依靠自己坚韧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努力实现家庭和家乡富裕的梦想。
  

图片

  黎塘位于君堂镇东部,面积约5.25平方公里,属下有旧村、大兴社、大安社、连福里、安丰里、大胜里、松树村、东华社、东兴里、南兴里、长湾村共11条自然村。
黎塘始立旧村,相传于村前池塘形状似犁,犁与黎同音,故取名黎塘。黎塘先祖(张氏)原居河北清河郡,为避战乱,南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后又迁至开平沙岗。始祖石堡公,字禹化,生于沙岗牛巷村,南雄辙祖三十八代传人,沙岗昌祖二十二代世孙。石堡公生二子,一郎名贵,二郎名茂。明朝嘉靖年间,一郎迁居恩平黎塘,二郎迁居阳春,此后各自生息繁衍。
黎塘村是恩平市重点侨村,不少人将其称之为恩平“华侨历史第一村”。因为这个村子创造了太多恩平、乃至全国“第一”——黎塘村旅美侨胞张瑞芬是华侨华裔第一位杰出的特技女飞行家和唯一载入美国航空史册的华侨女飞行家;黎塘村拥有37栋碉楼,这一数量,不仅是无可争议的恩平村级第一,在整个广东省乃至全国村一级都是罕见的;此外,黎塘村还是恩平第一个通电话线路的村落;创办了恩平第一本侨刊;拥有恩平第一间侨联大厦、恩平乡村第一个汽车客运公司、恩平城乡第一个公园等。
  黎塘重视教育,这里人才辈出,走出了许多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在不同的领域贡献卓著。改革开放以来,黎塘经济日益繁荣,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人享有社会福利保障,居有其屋、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乡村道路都铺设了水泥,出行便利,且不断地推进文明建设,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图片

  黎塘村。郑君文 摄
  

黎塘文化史实录

  

黎塘碉楼

  黎塘共有碉楼37座,至今尚完好的有36座。黎塘碉楼历史悠久,最早建于清朝,多建于民国年间,是由村集体或华侨、港澳同胞出钱兴建。主要用作防盗贼、避水患。
黎塘碉楼各具特色 。从建筑材料看,有的用黄泥、河沙、石灰混合黄糖、糯米饭舂墙筑成;有的用青砖砌成;有的用英国进口水泥钢筋捣制而成。楼层多为4至6层,墙壁厚约50厘米,门、窗窄小,每层都设有枪眼。楼顶设置瞭望亭,楼的四角筑有凸出墙外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设有观察孔和枪眼,内宽外窄,易守难攻。各座碉楼建筑风格有别,有欧洲罗马文艺复兴式的,有巴洛伐克式的,有中国传统式的,多姿多彩。这些碉楼与田园、村庄错落有致,构成独特秀丽的乡间画景,美不胜收。
  

图片

  

黎塘“十七炮”

  黎塘农历正月十七日“抢炮”习俗传承已久,为过去黎塘人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地点设在响水洞(土名,即现在广场位置),搭设指挥台,各村派代表队参加,看热闹的乡亲蜂拥而至,场面喜庆而壮观。
  

黎塘培正分校

  1930年,族人张新基先生在广州培正学校任董事。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在大安村春河祖馆创办培正分校。他亲任校长并从广州聘请有名的教师来校任教。后来因学生众多,校舍不足,把校址迁至大兴村,以缵丽家塾和道庆祖祠为校舍,后改名为黎塘学校。该校兴办以来,为家乡培养了大批人才。
  

图片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2350平方米,工程总耗资375万元。资金由村民、外出乡亲和侨胞捐款以及政府支持。在海内外乡亲共同努力下,历经近两年时间完成。
文化广场工程于2016年12月初基本竣工,同年12月18日落成剪彩,盛况空前。
  

图片

  

张瑞芬展览馆

  张瑞芬展览馆建成于2017年11月,如今已成为黎塘村一张独特的人文名片。纪念馆的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张瑞芬的事迹资料和历史图片,讲述着其传奇而辉煌的一生。

图片

张瑞芬的事迹让全世界华人为之感动和钦佩。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通过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讲述张瑞芬的故事。
  

世界首位女特技飞行家—张瑞芬

图片

张瑞芬(1904.12-2003.09),恩平市君堂镇黎塘大兴村人。

张瑞芬的童年在家乡度过,后迁居广州。1921年,她在广州第七中学毕业后,随母亲移居美国与父亲团聚。1931年,她考入林肯航空学校学习,先后取得私人、商业、国际飞行3个执照,成为同时取得3个飞行执照的首位华人,是世界首位女特技飞行家,也是唯一载入美国航空史册并称为“飞行先锋”和“女英雄”的华裔女飞行家。1936年初,抗日名将蔡廷锴赠给她“女界之光”的题词。1937年日本军队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张瑞芬义愤填膺,认为抗日救国,匹妇同样有责!她不辞劳苦,驾机飞遍全美华人聚居的城市,进行募捐飞行表演,筹款支持祖国抗日战争。同时,她接受国民政府的邀请,在美国培训来自祖国的飞行员,为抗战出力。张瑞芬计划购买飞机回国办航校,为祖国培训飞行员抗击日寇。各地华侨很快募集了7000余美元,购得一架“莱恩·ST ”型训练飞机,可惜该机训练时被撞毁。

美国200周年国庆时,张瑞芬被授予“美国200周年先锋”称号,并以其姓名命名一个城市的街道。一代航空女杰张瑞芬,以其赤诚的爱国之心和举世绝伦的飞行特技,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是华人的骄傲,也是黎塘乡亲的骄傲。

  

黎塘月刊

  黎塘月刊,约创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黎塘人侨居海外人数众多,侨胞远涉重洋,渴望家乡讯息。族中知识分子创办了黎塘月刊,借以传递讯息,联络情谊。月刊内容丰富,有国内重大时事以及乡情新闻,包括文化教育、治安、建设、民间婚娶,还有文艺小说、诗词,五彩缤纷。月刊发行至省、港、澳及海外,远处宗亲,见到月刊犹见家书倍加亲切。因此月刊深得海内外族人欢迎和支持,经费大部分由侨胞捐助。月刊一直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才停办。
  

图片

  

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碉楼,一张张留存记忆的照片,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记载了一代又一代黎塘人爱国爱乡、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见证了黎塘乡村发展的历史变迁,唤起了海外游子的浓浓乡愁。

“侨”是黎塘独特的基因,“侨文化”是黎塘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海内外乡贤是黎塘发展的宝贵资源。黎塘乡贤一直心系桑梓,不忘反哺家乡,积极投身各项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助力乡村振兴。

黎塘人将秉承和发扬爱国爱乡的精神和传统,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为建设美好家乡作出更大贡献。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电子书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电子书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