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浏览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镇街动态

恩平村史馆④丨成平村史馆

  

村史馆是一个乡村的历史记忆,记载了人们为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见证了乡村的时代变迁。近年来,恩平市把建设村史馆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全市多个村史馆陆续建成,供广大市民参观。中共恩平市委宣传部、恩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恩平村史馆”专栏,对村史馆进行逐一展示,让广大市民和海内外乡亲饮水思源,记住乡愁,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磅礴力量。下面介绍第4期《成平村史馆》

  

成平村史馆

  成平村史馆位于沙湖镇成平村委会二楼,于2023年8月对外开放使用。

  

图片

  村史馆展厅面积约40㎡,分为概况、近现代简明大事、文物古迹三大板块。概况介绍成平村12条自然村的概况和历史沿革;近现代简明大事重点介绍各自然村的村容面貌、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名人轶事等;文物古迹介绍辖区各自然村的文物、碉楼文化、牌楼文化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成平村史馆部分展览内容

  

成平村委会简介

  成平村委会位于沙湖镇东南部, 与该镇扁冲村、伍边村和东岸村相邻。开阳高速贯穿全境,交通十分方便。距沙湖镇政府4公里,距G325国道6公里。离开阳高速公路沙湖出口约2公里。建国前属于恩平县四区金沙乡,建国初属南金乡,1953年土改完成后称成平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后称为金贵乡;1958年10月14日,开平、恩平两县合为开恩县,10月成平乡划归开恩县江洲公社,同年12月撤销江洲公社,成平乡重归沙湖公社管辖。1959年1月7日,开恩县改名为开平县,成平乡属开平县沙湖公社管辖;1961年3月26日,恢复开平、恩平两县建制,成平乡重归恩平县沙湖公社管辖。恩平撤县设市后,成平是沙湖镇管辖的村委会。

  

成平村概

  成平村坐北向南,位于金贵圩的西面,距金贵圩约300米,有水泥村道直通圩内。村子前面是田畴,背后有一个大竹园,竹林一片青翠。

  成平村是恩平市较早被评为“江门市文明村”村庄之一。村中有许多宗亲出国谋生,事业有成之后不忘桑梓,他们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支援家乡搞文明建设。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金贵村华侨做公益争先恐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金贵村华侨陈栢强得知港胞陈培欣带头捐资捣制金贵大闸门前路面时,捐款1万元捣制金贵小闸道路。接着,村中华侨捐款建成金贵小闸牌楼,使村中大闸有闸楼,小闸有牌楼,相映成景。随后,华侨陈梓儒在小闸牌楼边建凉亭一座,华侨陈少荣带头与华侨捐钱捣制金贵新村水泥围墙。

  

图片

  闸楼

  

图片

  牌楼

  

图片

  金贵亭

  

金贵村中的碉楼

  金贵村中的碉楼在避盗、防涝及抗日战争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金贵村被恩平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雄伟的闸楼内挂着“革命老区”“江门市标兵文明村”“广东名村”等牌匾,见证了革命传统和国内外金贵人建设家园的努力。

金贵村兴建的首座碉楼是“养闲楼”,业主是陈贤弼。该碉楼中西结合,建于1920年,建材独特,墙体选用粘土、石灰、黄糖混合,采用杆打擂工艺,楼层是钢筋、水泥、沙石混凝结构,楼顶四面阳台,防护采用钢筋围固到顶。

自养闲楼落成后,村中碉楼逐年增添,终至成群。碉楼的防贼效果立杆见影。在楼顶能瞭望村内村外行人的活动情况,碉楼还可以安置幼童夜宿,解除民忧。如遇狂风洪涝灾情,则成为村民避险的好去处。

  

图片

  养闲楼

  

图片

  贤珏楼。图右为陈贤珏的玄孙女

  

图片

  名杨阁

  

图片

  平庐

  

图片

  桂芳楼

  

图片

  栋庐大厦

  

公義学校

  云彰祖与成超祖两房族裔捐献筹款,于1930年兴建一座两层楼房,在大厅内设置祖宗神位、香案木坛,让后人虔诚祭祀纪念,又能用作子弟就读的课堂和操办喜宴筳席、休闲娱乐的场所。如遇风涝灾情,还可以安置村民在此寄宿、做炊。

  

图片

  公義学校

  

全民办学兴建昌五学校

  为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人才,改善子弟就读环境,增加文娱活动场所,改善金贵村容新貌,陈贤珏提议选址建昌五学校,得到海内外乡亲积极响应,鼎力支持。在陈贤珏、陈缵聪、陈缵源、陈缵聘带头赞助的带动下,村民人人捐款兴建。昌五学校于1931年落成,新置椅、桌、喇叭、鼓乐、校具,校园里种柳成荫,提供作为学生活动的场地。

  

图片

  金贵村昌五学校今貌

  

成平村委会的文物古迹

  成平村委会的文物古迹比较多。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虽有不少损毁,却也保留着一大批。这些文物古迹的存在,彰显了成平人的文化底蕴。

成平村对联,寄托着前贤对美好的未来的热切期待。

  

图片

  成平村对联

  耀义书室虽已荒废,但犹见前贤兴学兴族之初心与热诚,是值得后人紧记、学习和珍惜的文物。

  

图片

  耀义书室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电子书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电子书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