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政府网】江门市全国人大代表今日赴京履职 为国家贡献侨都智慧 为江门发展借势赋能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在即,昨日(3月2日)下午,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启程前往广州,将与广东代表团其他代表今日一同赴京参会。记者获悉,今年赴京履职的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分别是:广东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昌,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冯玉宝,台山市李树芬纪念中学教师吴玉莲,以及鹤山市古劳镇下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温艳嫦。
当前,我市正全力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全面推进市委“1+6+3”工作部署,以开局即加速的奋进姿态展现新风貌、打开新局面,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近段时间,4位代表以心怀“国之大者”的履职担当,一面围绕各自所在的交通、教育、乡村等领域,梳理过去一年所掌握到事关民生、发展的问题形成建议为民发声,一面聚焦我市“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等六大工程,深入调研、做足功课,力求研究形成关系国家大局、反映广东需求、具有江门特色的议案建议,为国家贡献侨都智慧,为江门发展借势赋能。
冯玉宝:
建议打造粤港澳融合发展试验区
今年是冯玉宝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五个年头。
“过去几年,我向全国人大提交了20多条建议,很多转化成为现实中的一些政策、举措,给了我很大的履职动力。”冯玉宝表示,每年两会,他除了围绕自己所在的交通领域建言献策,也会将履职过程中了解到涉及民生、乡村振兴、企业发展的情况反映上去。
对于建议的办理和回复,冯玉宝非常满意。“2019年,我提出建议加快珠江肇高铁江门段至肇庆段建设,项目第二年就动工了。”他举例道,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他建议鼓励离开家乡到城市中发展,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乡贤回乡参与建设,利用其社会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这在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得到体现。
同时,他和几位江门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相关建议,得到国家税务总局发文致谢,认为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建议反映企业申报时填报表格内容过多等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制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全面简化表格样式,降低填写难度,惠企便企。
作为一名归侨代表,冯玉宝对于我市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深感赞同和支持。连日来,他正加紧完善一条关于在江门打造粤港澳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议,计划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
冯玉宝表示,“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提出以来,港澳同胞对回乡投资兴业充满信心和期待,但由于当前大湾区内体制机制仍存在一定障碍,导致三地在资金流动、政务服务等方面仍有不便。他认为,江门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可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打造粤港澳融合发展试验区,在破除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要素壁垒方面先行先试,创新性发挥“一国两制”优势。
冯玉宝建议,将粤港澳融合发展试验区事项纳入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要工作部署中,允许复制推广两个合作区改革开放试点做法,给予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在管理体制机制、开发建设模式、投融资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
黄达昌:
建设江门支线机场意义大
重任在肩,是黄达昌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最大感受。
“我们几位代表,代表的是背后400多万的江门人民,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黄达昌表示,过去4年多来,他非常珍惜和重视每一次履职机会,每当开展代表集中视察、调研等活动时,总会千方百计腾出时间参加。
作为企业界代表,黄达昌非常关注企业发展诉求,连续三年提出了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设立小微型初级民营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等相关建议,收到了良好效果。这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他充满履职获得感和满足感。“特别是随着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完善,当前许多银行在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有了更多创新举措,例如根据企业家的信用记录,提供个人授信贷款等,进一步丰富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黄达昌近年来也结合江门的特色和优势,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国家需求、有利江门发展的建议,如建议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华侨华人文化体育交流平台、支持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聚集发展区规划建设等。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关注重点放在交通建设领域,争取国家对江门支线机场建设的支持。
黄达昌表示,江门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但目前尚无支线机场规划建设。他建议,可将规划建设中的台山通用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从而发挥侨都优势,为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交流和经贸合作开辟便捷通道,补齐大湾区西部民航基础建设的短板。
吴玉莲:
用好华侨华人资源
“每一次参加全国两会,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学习与进步。”再次肩负侨都人民沉甸甸的重托赴京履职,吴玉莲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为一名归国华侨、人民教师,吴玉莲十分珍惜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和履职机会。“身边的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朋友、亲人都是我的素材库、智慧库,我会耐心倾听他们的看法和想法。”吴玉莲表示,要做个有心人,把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记录下来,整理成建议为民代言。
每年两会前,她都会把平时调研、走访收集到的民情民意整理好,再征求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集众人的智慧形成优质建议。4年多来,她积极为提升“一老一小”基本公共服务发展鼓与呼,为提升教育质量发声,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例如,此前她建议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和消除大班额制,如今已在“双减”政策中得到落实和体现。
同时,她也积极反映华侨、侨眷关心的热点问题,助力侨都发展。例如,加强华侨权益保护的建议得到外交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高度重视,研究制定华侨权益保护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关于大广海湾经济区申报成为国家级新区的建议提出后,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得到国家和省政府在政策、规划、财政、用地用海等多方面的积极支持,助力台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等一批归化运动员表现出色,如何支持华侨华人回归发展引起吴玉莲的关注和思考。她认为,华侨华人资源是支撑我国加速崛起的宝贵财富,江门是著名侨都,在处理华侨华人相关政策问题上经验较为丰富,可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华侨华人居留权相关政策,支持侨胞回归,为下一步全国层面复制推广提供参考和经验。
温艳嫦:
探索中欧合作“江门经验”
“我长期在基层工作,每天和村民打交道,这几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主要围绕‘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等方面。”温艳嫦表示。
作为鹤山市古劳镇下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温艳嫦在日常处理村内大小事务的过程中,不忘听取和收集群众的声音和诉求,发挥好人大代表作为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大家解决急难愁盼的事情。在她的带领下,下六村近年来面貌日新月异,实现了道路硬底化、路灯路路通、一村一公园等,还通过发展茶叶种植产业,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过去一年的履职中,她关注到当地农村已离岗接生员和“赤脚医生”群体年纪大了以后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晚年生活较为困难,希望这次赴京能够为他们争取到相关政策保障和生活补助。
身在基层,也要心怀“国之大者”,为家乡发展发声。
温艳嫦所在的鹤山市拥有目前国家唯一设立的中国与欧盟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合作区(以下简称“中欧合作区”),是江门大型产业聚集区北组团建设的重点。目前,鹤山市已有17家规模以上欧资企业落户,2021年对欧进出口总值约60亿元。
今年,温艳嫦计划在两会期间提出加快中欧合作区建设的相关建议,向国家、省层面积极争取欧洲企业来华、来粤投资时优先推荐到中欧合作区落户,争取相关部门在土地指标、能耗指标等方面给予中欧合作区更多倾斜,为欧洲项目落地提供空间。同时,她还计划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国铁集团支持位于鹤山市的江门北站作为始发站开行中欧班列,进一步畅通中欧物流网络,探索中欧合作的“江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