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堂镇“书记项目”顺利推进
打好“侨牌” 借力助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今年以来,君堂镇把“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以创新为主线,以实效为目标,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侨乡优势,精心组织、细化任务、狠抓落实,确保“书记项目”扎实推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加强联谊,凝聚“侨力”。一是加大侨胞联谊力度。今年3月、10月,利用清明、重阳旅外乡亲回乡祭祖之机,成功举办了两次旅外乡亲联谊会。与会乡亲参观了圩镇建设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与各级干部共商发展大计,为凝聚“侨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立长效联谊机制。为紧密联系乡情,君堂镇党委成立了旅外乡亲联谊会,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把举办联谊会的时间定于每年3月上旬,确保联谊工作的延续性。今年12月份,黎塘村率先成立了海外乡亲联谊会,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江洲侨刊》是君堂镇传递乡音、沟通侨情的桥梁和窗口,在海内外影响深远。今年,君堂镇党委加强了对《江洲侨刊》的主持和领导,在刊内增设了“信息速递”专栏,由党政办提供信息材料,把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传递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唱响君堂科学发展的主旋律,广大侨胞感受改革开放的魅力,从而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事业。
巧借“侨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自“书记项目” 实施以来,君堂镇党委书记李立新团结带领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多方筹集资金,完善村支部办公场所及其办公设备设施,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一是改善了村的办公环境。今年以来,君堂镇党委通过多方筹集资金5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委会的办公条件。目前,该镇石潭、平安、堡城等10 个村委会的办公场所已完成升级改造,设置了办证厅,配备完善了各类功能室。其中琅哥、石潭等6个村委会专门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并添置了音响、乐器、兵乓球台等文体活动设施。二是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今年以来,该镇党委集中力量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动员海内外力量筹集资金494.2万元建设,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其中:修建村道10.76公里,修建水渠17.1公里,解决149户(596人)安全饮水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300亩等。此外,该镇完成的村级公益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达316.5万元,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今年,该镇党委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引导村集体盘活闲置资源出租招商,获得租金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发展种养业,增加土地租赁和管理费收入。
目前,该镇6个贫困村委会中有杨屋、塘库、沙冈和西园4个村委会实现脱贫。四是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一是建设镇综合文化站。今年,君堂镇委、镇政府多方筹资40多万,整合原君堂影剧院楼房完成了综合文化站改建工程,站内设置了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少儿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等9个场室,成为君堂文化事业发展的综合阵地。今年在站内举办了君堂曲艺社成立十周年演出和全镇中小学文艺汇演,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完善村级文化配备。该镇发动侨胞捐资148万元用于村文化设备设施建设。其中,新建南兴村、北向村、莲安村、新南村、高基村等5个自然村的文化楼;新建举杏村、望牛岗村、老鸦山村等3个自然村的篮球场;新建中安东村休闲小花园。三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今年11月,成功举办独醒中学、大江中心小学校庆活动,发动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款230多万元,用于室内体育场和办公大楼建设。五是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核心力。在推进“书记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该镇党委统一思想,着力完善了农村基层党建考核、评议制度,按“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健全了基层民主自治机制,强化组织功能,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例如,东北雁村委会经过落实整顿措施,村级党组织统筹协调、引领带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明显增强;村级党员干部自觉摆正位置、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工作运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