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恩平市关工委这项活动已延续了十五年!
4月23日下午,锦江河畔,惠风和畅,艳阳高照下的歇马举人村非常热闹,此刻的廉洁学堂内,一场坚持了15年的慈善活动正在进行。来自圣堂镇中小学的师生、在读大学生的亲属、慈善人士以及恩平相关单位人员同聚一堂,开展一场名为“励志育才”奖教奖学扶困助学的慈善活动……
“励志育才”活动现场,师生们在聆听各位善长人翁的发言
本次活动中,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走上讲台向学生们派发了奖学金,每派发一个信封,他都赠言一句“勤奋读书”,他名叫冯国成,是圣堂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恩平市个私协会圣堂办事处主任。在圣堂镇,冯国成的乐善好施几乎无人不知,他被亲切地称为“国成叔”,事业有成的他从1992年起陆续做起各种扶贫济困的好事,成为圣堂镇慈善事业的“担当”。在他的带领下,圣堂的助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他倡导的“励志育才”活动中,许多濒临辍学的寒门学子得以重返校园。他的善举令人敬佩,2018年,他获得了全国“先进个体户”“江门好人”称号。71岁的冯国成表达能力和记忆力令记者惊讶,采访过程中,很多往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冯国成笑称,“也许因为经常做好事,心情好,所以年轻吧”!
冯国成的助学事迹是恩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下称,关工委)的典型之一。长期以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恩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长期以来的努力,助慈善人士和困难学子搭起一座“善心彩虹桥”,为困难孩子点燃希望,让困难家庭感受关爱。
政企合作
推动慈善助学活动蓬勃发展
恩平市关工委“励志育才”活动成为慈善项目的一棵“常青树”,恩平市将大力推广优秀经验,凝聚善心,把恩平扶困助学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常态化、制度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恩平市关工委、社会群体和圣堂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在恩平市各界个体私营工商户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关心关怀下,恩平市关工委“励志育才”奖教奖学扶困助学活动已经踏入第十五个年头,共有300多名优秀教师、600多名优秀学生受到表彰,800多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受助的学生中还涌现出了就读于北京航空大学在读博士生、取得广州医科大学研究所硕士学位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受助学生领取助学金,恩平市关工委“励志育才”活动已走过14年个春秋。
恩平市关工委主任冯锡培对“励志育才”活动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恩平市个私协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心系恩平市的教育事业,为恩平市广大师生送来了温暖,协会的爱心义举,为社会慈善事业树立了典范。“励志育才”奖教奖学扶困助学活动是恩平市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圣堂镇镇委副书记、镇长吴柳娟告诉记者,培育一棵慈善项目“常青树”,需要多方亲密无间的配合,“励志育才”慈善活动就是政府和企业、官方和民间良好合作的“优质品种”。接下来,将大力推广“励志育才”,尽力凝聚善心,把恩平扶困助学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常态化、制度化。
作为商业主管部门,长期以来,恩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直关注下一代的成长。恩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吴炳琼表示,该局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好联络纽带作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指导非公党建工作相结合,积极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开展党建、慈善活动,当好个私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的简称)和学校间的沟通桥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回报社会献爱心活动。
恩平市工商联主席、个私协会秘书长吴虹云表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直坚持多年举办“励志育才”奖教奖学扶困助学等各种慈善爱心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得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赏。恩平将积极推动恩平市工商联、个私协会驻各镇办事处积极向圣堂镇个私协会学习,用实际行动诠释“大爱”,发动更多的爱心企业和慈善家们一起关心支持爱心慈善事业,将“励志育才”的精神不断传承下去,为后辈积福德,为百姓解困忧。
恩平市政协副主席郑将统表示,多年来,“励志育才”活动中,热心人士的善举为恩平的慈善事业树立了好榜样。活动成功集聚社会各方力量,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让困难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完成学业,同时激励教师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激励莘莘学子更加努力学习。
“励志育才”慈善活动是恩平市关工委助学活动中的其中一颗明星,此外,恩平关工委每年开展大量的校园助学、儿童关怀工作。接下来,恩平市关工委将在全市11个镇街开展助学活动,掀起慈善助学高潮,打造慈善助学品牌,为恩平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播撒种子。
励志育才
受助学生心怀感恩 盼日后回报社会
助学活动让众多困难学子得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受助学子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奋勇拼搏,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希望以后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为传递扶困助学接力棒出一份力。
长期以来,恩平市关工委致力做好扶困助学活动。 胡伟杰 摄
慈善是社会的一道“润滑剂”,是构筑和谐社会的一剂良方,随着慈善公益活动的持续拓展,敬老爱幼、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成了圣堂镇的精神内核。在爱心光环的加持下,“励志育才”活动成为了恩平市镇级助学活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成为恩平助学慈善的模范,成为众多公益活动学习的榜样。这个连续14年的助学活动让众多困难学子得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
受助学生小唐表示,自己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励志育才”活动的支持下,她得以留在学校,努力学习,最终考上大学,对慈善人士心怀感恩。参加“励志育才”活动的一位行动不便的家长激动地告诉记者,对慈善人士心存的感激难以言表,他的孩子连续好几年领取助学金,一笔笔的善款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意义重大。
圣堂中学的学生小玉(化名)告诉记者,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平时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每学期都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她的家庭收入微薄,如果继续求学,会增加家庭的日常支出,她随时面临着辍学的危机。她告诉记者,幸好社会各界的善长人翁心系贫困学生,雪中送炭、慷慨解囊,伸出了自己温暖的双手,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
这次助学行动不仅帮助解决了困难学生的部分学习费用,更使他们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感受到世界充满了爱。参加“励志育才”活动的学生向记者表示,一定会珍惜这笔助学资金,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把它真正用到自己的学习上,今后会努力学习,奋勇拼搏,怀着感恩的心成长,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获得教学奖金的魏老师表示,“励志育才”慈善活动为圣堂镇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教师们得以安心教学,专注讲台,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为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从2010年起,冯国成为助学活动加入学生书画展比赛,一开始书画展仅吸收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参加。后来,冯国成也逐步吸纳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参与,“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好学生带动差学生,活动达到非常好的效果,部分后进生因此变得热爱学习。
长期以来的助学活动也在圣堂镇营造起良好的读书氛围,逐步助推圣堂镇成为恩平市的教育强镇,长期以来,圣堂中学的中考成绩在镇级中学中名列前茅。在成绩面前,冯国成谦言,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各位同行,圣堂的助学活动得以传承至今,有赖于各方的共同努力。
恩平市关工委“励志育才”奖教奖学扶困助学活动
●坚持开展14年
●共有300多名优秀教师、600多名优秀学生受到表彰
●800多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
●累计筹集发放善款70多万元
恩平市关工委2018年扶困助学成绩单
●发动30多家爱心企业及热心人士慷慨解囊
●为在读大专以上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
高(职)中及中专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
初中以下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
●通过资助,为1100多个家庭纾困
●为1100多名困难学子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