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灾害事故救援信息公开 >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这群恩平疾控人 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战斗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人站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承担着所有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和血液采样送检工作,他们就是“健康守门人”——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采送样检测组工作人员。如今,记者走进市疾控中心,探访了这群疫情防控战线上的勇士。

  早上8点25分,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采送样检测组就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每次出发前,采送样检测组的陈亮、梁群优、彭光健都会对仔细检查装备。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17.jpg

采样检测组人员在检查装备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19.jpg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20.jpg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21.jpg

采样工作装备

  据陈亮介绍,他们进行采样工作最重要的装备就是一个国际标准的A类冷藏运输箱;另外,还有采血箱和防护装备箱。采血箱里面装有采血管、采血针、止血带、锐器盒等采样设备;防护装备箱里装有防护服、病毒采样管、乳胶手套、N95口罩等防护装备。

  当天的采样对象住在恩平隔离定点酒店6楼,为了确保个人安全,采送样检测组人员没有乘坐电梯,而是提着3个厚重的装备箱,步行走上酒店6楼。空荡荡的楼道内,他们的脚步声格外清晰。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22.jpg

采样检测组人员爬楼梯前往6楼进行采样作业

  对于疾控中心的检验人员而言,每天的工作就是和那些可能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样本接触。今天,负责具体采样操作的是陈亮和梁群优,在进入采样区域前,他们需要做好绝对的个人防护,依次穿戴N95口罩、帽子、护目镜、防护服、鞋套、第一层乳胶手套、第二层乳胶手套,保证接下来的所有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二级防护下进行。由于步骤繁琐,他们穿着防护装备时,需要互相监督保证穿戴顺序和方法正确,整个过程要花费20多分钟。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23.jpg

陈亮(右)和梁群优(左)穿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实际采样时,两人每一步的操作都像在“走钢丝”,既要快速准确,又要动作轻柔。采完的样本被多层密封包起来后,放入印有“感染性物质”黄色警告标志的样本冷藏运输箱中。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24.jpg

陈亮进行采样操作

  由于护目镜戴久了容易起雾影响视线,这加大了细致采样操作的难度,严重影响了采样效率。此时,一旁的彭光健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陈亮、梁群优的操作,并不时地提醒两人各种注意事项,确保所有的操作都在安全规范的情况下进行。

  从9点30分进入采样区域,到11点顺利为3人完成采样,足足持续了1个半小时。完成采样后,如何脱下身上厚重的“装备”也是十分讲究。

  陈亮表示,在采样操作时和对方都是近距离接触的,所以在采样结束后脱下防护装备的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包括脱衣顺序和消毒次数,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互相监督、互相配合。

  用消毒液彻底消毒双手后,两人开始按顺序脱掉身上的防护服。每当完成一项步骤,两人都需要重新将双手消毒,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当两人摘下布满水雾的护目镜后,他们的脸上出现了一圈清晰可见的压痕,而他们头上的防护帽也早已湿透。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25.jpg

陈亮脸上清晰可见的压痕与汗水

  在完成一系列繁琐工序后,3人小组重新戴上新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把收集到的样本和医疗废物袋带回市疾控中心处理。

  据了解,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采送样检测组一共由12人组成,每天他们都站在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作为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采送样检测组的组长和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陈亮非常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200219090126.jpg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病原微生物采送样检测组组长 陈亮:“虽然工作难度较大,但必须要去做,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每当有采样的需要,我们采送样检测组都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做好采样工作。”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电子书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电子书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