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恩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部门文件

恩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工作情况报告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论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法治宣传主体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将法治建设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相结合,持续巩固我市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凝聚退役军人合力,为推进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普法责任

  (一)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制,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普法和依法行政日常工作,形成了统一部署、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普法工作格局,有力推动我局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二)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依据本单位、本系统工作职能每年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并通过本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对普法内容、普法对象、普法目标、普法举措等内容作了具体安排,确保普法工作有序开展,取得成效。

  (三)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执业律师担任单位常年法律顾问,为单位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争议等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依法依规推进各项重大决策部署。

  二、推进全系统普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局领导班子带头尊法、学法、守法、依法办事,通过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法、观看法律知识宣传片等,提高干部职工法治素养;通过“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开展线上学法,同时充分运用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系统学习,按时完成每年学法考试计划,每年参考率、优秀率均达100%

  (二)加强党员党纪法规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党内法规,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的表率。

  (三)加强基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人员学法培训。每年举办两次镇(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三、创新普法手段,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一)构建普法平台。充分利用恩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法治大讲堂平台,定期邀请业务骨干以及法律专业人士开展专题法律讲座,向干部职工深入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和新出台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列为培训重点课程,精心印发资料近1万多份,发放给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学习,并通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等渠道供优抚对象查阅学习,显著提升干部职工依法处理退役军人事务的能力和优抚对象的知晓度,保障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开展普法活动。利用元旦春节、“七一”“八一”、9.30烈士纪念日等关键节点,开展拥军优属走访慰问,送法、送政策、送帮扶上门,让每一次服务都成为退役军人学法用法、维护自身权益的生动实践,使法治观念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增强退役军人的法治信仰。

  (三)拓展普法途径。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以此为重要载体搭建爱国拥军宣传平台,并依托该平台积极推动军体拳进校园,厚植青少年爱国爱军情怀。同时,依托视听媒体、服务窗口、双拥活动等多元化平台,通过开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七进”宣传活动50场次,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法治意识,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在全系统和服务对象中营造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浓厚氛围。

  (四)打造普法阵地。2024年利用省财政补助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共投资190多万开展恩平市烈士纪念碑建设烈士英名墙等修缮提质工程项目建设,把鳌峰山烈士纪念碑及新建英名墙打造成全市最重要的红色教育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普法宣传阵地。同时,在镬盖山六壮士公园以及16处烈士纪念设施和零散烈士墓周边设置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设施,重点宣传《烈士褒扬条例》《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公祭办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让法治宣传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法治精神。

  四、依法履行职能,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一)打造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点。在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全市11个镇(街)设置公共法律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窗口和老兵调解工作室,为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军属提供及时准确的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案件申请等一站式服务,共为132人次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成功调处矛盾42件。

  (二)健全法律援助机制。与恩平市人民检察院、恩平市司法局联合建立法律援助合作机制,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队伍,从司法救助、协作机制上强化部门联动,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自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协助申请法律援助案件22件,帮助退役军人挽回财产损失和争取应有的财产权益29余万元。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电子书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电子书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