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常(1872年—1927年),名乾生,排行第三,乡人称“香港三”。
辛亥革命后的1921年末,孙中山大元帅府设于广州,军事催紧,经费奇缺,要向社会各界筹集物资进行北伐。身在香港经商的梁启常深明大体,不忘匹夫之责,热血支持北伐革命,慷慨捐助白银10万元。北伐胜利后,孙中山在大元帅府颁奖授予梁启常“嘉禾勋章”。
梁启常素乐善好施,为让家乡贫困学童有读书机会,他捐资兴学,先后捐助创办歇马崇本小学、毓献小学、常慈小学等,让村中学童全免费入学,学习成绩好的予以奖励。家乡发生大饥荒,梁启常托在家兄弟发粥赈济,救活了不少乡民生命。东成墟之福记木铺,曾挂上梁敬德堂名义,施舍棺木,凡贫寒孤苦无以殓葬者,均可领棺木一副,让死者入土为安。
在梁启常爱国爱家思想影响下,其儿子梁鸿勋传承父亲品德,抗战时期,眼见祖国大好河山沦陷寇手,义不容辞担任港澳救国公债募捐专员,不遗余力发动港澳同胞募捐物资、资金支持内地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