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晚稻秧苗生长后期,陆续移栽大田。秧苗移栽前喷施“送嫁药”是有效防止秧田病虫进入大田的关键措施。因此,各镇(街)要采取“治秧田、保大田”防治策略,积极发动农户做好秧苗期病虫防控,压低病虫基数,减轻大田后期防治压力,努力实现农药减量控害、虫口夺粮保丰收。
据我站近段时间监测调查,7月初以来灯下持续见二化螟蛾、诱蛾量大。7月中下旬随着晚造耕作开展,翻耕犁田有效消除了残留在田间的幼虫、蛹,大部分测灯诱蛾量下降明显,但在部分未收割或未犁田的稻田附近测灯诱虫量大,其中良西镇福坪村7月29-30日单灯诱二化螟蛾量共9532头,牛江镇马龙塘村30日单灯诱二化螟蛾1510头。7月30日在良西镇福坪村调查残留稻桩,二化螟亩幼虫及蛹量3.7万-11万头。7月31日在牛江镇马龙塘村随机调查秧田一块,二化螟卵平均1.9块/平方、成虫1.4头/平方;黄泥坦村(7月中旬已犁田)随机调查秧田一块未见二化螟卵。根据当前病虫情,建议做好以下防控工作:
尽快翻耕犁田,消灭田间残留的二化螟幼虫和蛹,避免成虫辗转危害晚稻秧苗和大田。
秧苗移栽前2-3天喷施“送嫁药”,重点防控二化螟、稻飞虱,可选用呋虫胺+甲氧虫酰肼+甲维盐等药剂进行防治。据我站监测,恩平地区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已达高水平抗性,建议暂停使用该药剂防治二化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