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恩平市农业农村局 > 工作动态

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设想

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在落实强村富民“六个一”工程、扶贫“双到”、农村“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业和农业“五个十大”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全面推进我市“三农”工作发展。
一、2014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促进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粮食增产增收。201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2.22万亩,总产达13.34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7.19万亩,总产量为12.13万吨;春收马铃薯4.3万亩,总产9.16万吨,产值达到1.6亿多元。二是畜牧业健康发展2014年,全市肉类总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5%;生猪饲养量、存栏量、上市量分别为62.4万头、25.9万头和36.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4%、5%;禽类饲养量、存栏量、上市量分别为877万只、224万只、65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3%、5%。三是海洋渔业稳步发展。2014年,全市养殖总面积95345亩,海洋渔业总产量42935吨,同比增长8%,海洋渔业总产值96781万元,同比增长12%。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2014年,我市蓝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为江门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4家,江门市级示范社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江门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
(二)加快完成强村富民“六个一”工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巩固提高“六个一”工程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六个一”工程。据统计,2014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4180万元,完成:修建村道169公里,完成计划任务的169%;修建水渠441.3公里,完成计划任务的147.1%;解决饮水安全3176户,完成计划任务的127%;农业结构调整17229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72.3%;培训转移劳动力8305人,完成计划任务110.7%。
(三)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新一轮扶贫工作部署和《恩平市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方案》,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密依靠江门市直和新会区帮扶单位,大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即:基础设施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工程、教育和就业扶贫工程、信息兴农扶贫工程、社会保障扶贫工程),扎实推进我市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2014年,全市共投入资金6005.7万元,开展363个项目建设,其中:农田水利建设项目32个,投入资金2291.8万元;改水项目17个,投入资金514.8万元;村道建设44个,投入资金748.2万元;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90个,投入资金785.9万元;发展经济建设项目34个,投入资金743.6万元;其他项目146个,投入资金921.4万元。
(四)积极实施“一事一议”奖补和全省美丽乡村试点县建设。2014年,全市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151个,投资总额2242.3万元,其中,村集体投入338.3万元,社会捐赠539.56万元,村民筹资捐资581.75万元,各级财政奖补资金73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2014年我市列入全省5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项目总投资187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奖补资金62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六个一”工程、扶贫“双到”和名村示范村建设,今年,我市完成了6条名村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全市名村示范村建设达到41条。开展了沙湖镇大院村、恩城街道办潭冲村等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
(五)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自2011年以来,我局把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抓手,通过各镇(街)依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资产交易、合同管理、小型工程承发包、农村集体财务监管等平台,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全方位监管。目前,全市实行会计业务镇代记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的经联社151个,经济社1916个,完成率均100%。今年,全市进入镇、村两级资产交易中心交易的集体资产205宗, 交易总额13787万元,比交易底价增加2392万元。通过规范农村合同管理,登记理顺经济合同227份。同时,根据省、市的工作部署,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
(六)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落实种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渔船柴油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生产稳定。2014年,全市落实兑付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水稻良种补贴等资金4326.08万元,涉及农户61700户,面积44.6万亩;落实渔船柴油补贴资金218.3万元,涉及渔船255艘;落实农机购机补贴资金356.1万元,补助农业机械4009台(套),受益农民127户;落实政策性水稻保险参保面积43.3万亩,参保金额866.14万元,参保农户11.63万户;落实政策性甘蔗、玉米保险参保面积4868.7亩,参保金额15.81万元,参保农户116户。
(七)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市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是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今年,我市全面完成了2012年度8.5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2013年度6.8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正在密锣紧鼓地开展实施,预计于2015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工程建设。二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完成。今年,完成了2013年度君堂镇、横陂镇和大槐镇等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任务。同时,2014年度大田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三是积极推进世行货款农业面源污染项目实施工作。今年,我市环境友好型种植示范工程项目在牛江镇实施,实施面积12925.81亩,参与农户2110户,推广水稻应用配方肥12925.81亩,推广马铃薯应用配方肥3825.6亩,推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12925.81亩;开展项目培训17期,培训人员1227人次。
(八)加强农业品牌和农业科技建设工作。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农业“五个十大”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目前,我市有三品一标农产品30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农产品25个,有机农产品3个;省级农业名牌产品1个,广东省菜篮子基地3个。通过实施农业“五个十大”,我市农业品牌建设快速发展,恩平特色农业品牌,如航天育种技术、冬种马铃薯产业、山泉系列大米、茨菇、深山茗茶等向誉省内外,在江门市第四届农博会恩平农产品深受国家农业部等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好评。加强农业科技建设,以我市列入全国农技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争取了国家资金支持,对9个镇农业服务中心建设,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切实做好种养业科技推广、良种良法应用工作,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培训工作。今年全市共举办农民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培训班18期,培训1400多人次,全面提升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九)加大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切实抓好我市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是加强农资执法检查。加强对农资经营店、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植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区域中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的监管,督促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生产用药记录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使用农药行为,严厉打击违法销售、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和非法添加剂等行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1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店、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272家次,行政处罚案件11宗,查获肥料1000公斤、农药66.8公斤、兽药115盒,涉案货值4480元,罚没款项2.06万元。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今年共抽检蔬菜样本1871份,合格率为99%;抽检生猪尿液样本13812份,合格率为100%,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三是加强海洋渔业和海洋监测执法检查。今年以来,海洋渔业执法行动16次,出动执法车辆24辆次,执法快艇16艘次,出动执法人员89人次,立案查处7宗,罚没款项4.6万元;海监执法行动12次,出动执法车辆12辆次,执法快艇6艘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立案查处2宗,罚没款项8.9万元。
(十)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今年,我局强化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了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一是加强监督巡查。今年,全市共开展动物疫情巡查3205人次,巡查畜禽养殖场8620个(次),查处逃避检疫案件1宗,监督处置乱丢死畜禽11宗602只(头),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病的传播。二是落实动物免疫注射。今年,全市共注射猪瘟疫苗注射101万头份,链球菌注射76万头份,免疫率100%;口蹄疫注射215万毫升,免疫率100%;蓝耳病注射96万头份,免疫率100%,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986万羽,免疫率100%;现场采集禽咽喉、泄殖腔拭子、血清890份检测,未发现阳性样品。三是做好动物产地检疫。今年全市开展生猪产地检疫36.5万头,屠宰检疫21.5万头,禽类产地检疫333万只,屠宰检疫59万只,共签发动物检疫证明2644本,确保了我市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2015年工作设想
2015年,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六个一”工程、农村“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和农业“五个十大”等工作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和推进我市“三农”工作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六个一”工程,大力推进强村富民工作。明年,继续推进强村富民“六个一”工程工作,各牵头单位、各镇(街)要及时做好明年“六个一”工程任务的下达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这项工作,推动“三农”工作上新台阶。
(二)抓好“五大”扶贫工程,确保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全面完成。我局作为扶贫工作的牵头单位,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协助指导各驻村工作组加快落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措施,确保扶贫开发“双到”任务顺利完成。二是不断探索推广扶贫新模式,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和推广。三是加快我市扶贫园区第二期工程建设,重点解决部分发展条件比较差的贫困村配套建设脱贫项目。四是做好迎接省考核检查验收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考核。
(三)抓好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利用我市被列入全省5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和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机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配合打造好大田镇乡村休闲栈道、农产品销售一条街、农民健身广场,沙湖镇大院村古村落保护,恩城潭冲村旧村改造等示范精品工程。通过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名村示范村和美丽乡村试点工作,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抓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牛江镇和那吉镇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全面铺开全市性的土地经营权确权工作,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平安稳定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综合改革。
(五)抓好农业“五个十大”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特色优势,把优质水稻、冬种马铃薯、蔬菜、辣椒、水果、茶叶、薯类等农业产业做强;依托温泉游、农家乐等旅游经济的带动,旅游乡镇要创建特色农产品销售一条街、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把恩平山泉菜心、簕菜、良西“四薯”、朗底茨菇、黄角番薯、进职萝卜、横东西洋菜、山泉脆肉脘、腊鸭腊味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做大。加强农业“五个十大”建设,打造恩平农业品牌,各镇(街)要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业,重点扶持发展基地型、加工型、流通型农业企业,带动我市农业转型升级。
(六)抓好生产措施的落实,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好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确保明年春耕之前完成任务。三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新增恩城街道办为项目镇,引导农户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而达到农业面源污染减排的目的。四是抓好2015年农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不断改善我市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电子书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电子书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