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财政局探索推动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深度融合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从2025年预算编制起,全省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恩平市财政局探索推动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深度融合,将零基预算改革嵌入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取得一定成效。
一、深化“2+1+1”制度建设,激发财政管理新效能
根据中央、省、市对绩效预算和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要求,恩平财政结合工作实际,构建全要素覆盖、全周期管控、全主体参与的制度优化体系。通过印发《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工作方案》《恩平市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印发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内部工作规程的通知》和《恩平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形成了“两方案一规程一办法”的多维制度体系,为建立职责明确、协调配合、高效顺畅的预算绩效一体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提供制度保障。
二、五严协同,驱动预算部门编制革新
一是严格预算编制机制,破除基数依赖。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的基数依赖,所有预算支出以零为基点,以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政府可用财力为基础,按照预算项目下一年度实际资金需求编制预算,2025年清退了融媒体平台运行经费、城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等66个政策资金项目。二是严格遵循“轻重缓急”分级管控机制,构建重点项目全周期保障。优先重点保障“三保”支出,党委、政府明确财政给予重点保障以支持事业发展的特定事项,省、市十件民生实事,上级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市级预算必须安排的支出。三是严控新出台增支政策。除上级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决策或应急救灾外,原则上不新出台增支政策。2025年预算编制中,对预算单位新申请的41个项目不给予纳入预算。四是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和一般性支出。对各部门日常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做出明确的预算约束。2025年预算编制中,排除上级考核要求而进行提标因素后,全市公用经费预算安排降低约10%。五是严格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支出和控制财供人员支出。有序推进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压减。
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支撑零基预算改革
零基预算与事前评估融合,加强预算安排科学化。根据本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要求,对于新增或增支项目均需围绕申报必要性、绩效目标合理性等五性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恩平市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财政部门挑选一定范围内的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二是预算单位进行自评,财政部门要求新入库项目均需上传自评报告。通过事前绩效评估达到削减不合理、不必要支出的目标,满足零基预算的要求。
零基预算与事中监控融合,实现纠正项目执行的偏差。通过实施“双监控”了解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经济投入情况以及实施效益性等各项指标情况,掌握项目事中实际开展情况,能及时纠正偏差,为零基预算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撑。
零基预算与事后评价融合,为同类项目预算安排提供参考。恩平市开展事后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预算单位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绩效自评;二是由财政部门对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等重大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预算安排的联动,达到零基预算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