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掌握全市审计监督对象情况,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恩平市审计局建立全市审计监督对象数据库,助力推进审计监督走深走实。
一是制度先行,精准建库。恩平市审计局研究出台《恩平市审计监督对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库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根据组织部门提供的领导人员管理权限、编制管理部门提供的机构设置、财政部门提供的部门预算编制、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提供的国企设立等资料和信息,将全市76个国家审计监督对象和365个内部审计监督对象近五年审计情况纳入数据库。
二是动态调整,不断完善。通过整合全市62个单位、局各业务股室提供的相关信息,持续对数据库内容进行调整、更新和完善,不断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实用性。截至2023年11月,数据库收录内容从初期的19个审计项目共314个审计发现问题完善至89个审计项目共1045个审计发现问题,并补充52个内部审计项目报告。
三是活用数据,助力实施。助力编制审计项目计划,落实审计“如影随形”要求,根据数据库相关数据进行立项综合分析,结合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进行综合考量,靶向拟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实现立项谋划的精准性、科学性。助力提高审计效率,将审计监督对象数据库转化为审计“活字典”,在开展审计时帮助查找被审计单位是否重视以往审计整改,对新发现问题的定性和定性法规进行比对参考,检查审计对象屡审屡犯的情况是否存在,不断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助力强化内审监督,通过掌握内部审计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对长期未开展内部审计的对象进行提醒,对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落实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监督指导责任。
四是提炼运用,整合提升。将审计监督对象数据库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进行数据共享,全面梳理和跟踪每个审计项目的最新整改进展情况,要求审计组及时对未完成整改问题进行跟进,更好地督促审计对象切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对数据库以往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提炼,形成《恩平市近年审计发现问题分类整改指导表》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提示清单》,指导审计对象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同时,针对审计对象普遍存在的问题形成《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应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审计专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审计专报》等审计专报,得到市领导的重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规范管理,达到了审计一个规范一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