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恩平市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85007078150M/2023-00074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恩平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3-06-26
名称: 恩平市司法局“三个坚持”助力乡村振兴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6-2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恩平市司法局“三个坚持”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6-26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恩平市司法局围绕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以“三个坚持”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助推我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速增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便捷为民公共法律服务圈

    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法律服务同向部署,共同推进,拉响“红色引擎”,构建便捷、高效、惠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圈。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将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提高服务便捷性和可及性。全市共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1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75个,并依托广东法律服务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形成了“实体+热线+网络”覆盖城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推门可见、触手可及。建立律师行业与乡村党建结对共建机制,注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带动律师下沉网格,为村委和村民提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讲等各项法律服务,为乡村企业进行“法治体检”。2022年以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及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

图片1.png

面对面为来访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二、坚持实效精准,奏响法治乡村建设“四部曲”

  一是奏响法治宣传“主题曲”。深入贯彻“八五”普法规划,紧紧围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主题,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宣传活动注重推陈出新,结合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普法宣传的新要求,坚持把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公园等基地建设作为普法宣传主抓手,结合不同人群,将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完美结合,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4个,打造牛江镇昌梅村、君堂镇黎塘村等4个“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落实村级法治文化宣传栏、图书角,实现法治文化阵地提档次、有特色、全覆盖。同时注重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强化与市融媒体的合作,制作发布法治宣传作品、小视频,增强法治宣传的有效性、传播力和感染力。通过深入宣传民法典、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养老诈骗、劳动就业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浓厚法治氛围。2022年以来,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71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万余份。

  二是奏响示范创建“进行曲”。坚持以点带面,层层铺开,全力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在推进创建过程中,以加强基层依法治理为目标,以“因地制宜抓创建”为总体思路,以“注重实际工作”为措施,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扎实开展。在创建本年度“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已命名的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集中督导工作。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

  三是奏响人才培养“交响曲”。着力法治人才培养,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落实。对条件成熟的村民及时吸纳进农村“法律队伍”予以培养,引导“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明白人”日常管理制度,统一公示本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名单,方便群众寻求法律帮助。充分利用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优势,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法律明白人”成为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传递员,法治活动组织员,法治创建监督员,法律援助引导员。目前,全市175个村(社区)共培养法律明白人811人。

  四是奏响人民调解“协奏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防范风险、化解矛盾为主线,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在全市构筑起以11个镇(街)人民调解中心、237个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751名人民调解员为基础的调解组织网络为基础的调解组织网络,积极化解民间婚姻家庭、邻里物权、债务、宅基地等矛盾纠纷,做到民间纠纷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实现矛盾不上交。2022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361次,调解各类民间纠纷450件,调解成功448件,调解成功率达99.56%。

  图片2.png

“法律援助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

      三、坚持惠民助困,勾画乡村振兴蓝图“暖线条”

     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助力‘侨都赋能’ 法律援助与你同行”、“弘扬雷锋精神 建功志愿广东”、“法律援助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活动。大力提升法律援助质效,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开通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实行“三优”等一系列便民制度。严格落实《广东省法律援助机构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规程》,做好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法律援助申请的快捷化、审查的简便化。2022年以来,市法律援助处因执行告知承诺制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共31宗,大力推进法律援助全域通办,实现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就近办、一次办”。2022年以来,共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309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87件次,为152名农民工讨薪147.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