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恩平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牛江镇“统筹资源,立体施策,打造法治宣传‘小镇’模式”项目成为江门市唯一入选广东省法治政府示范项目;沙湖镇东岸村、君堂镇黎塘村、那吉镇潭角村被评为2022年广东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恩平市代表队荣获江门市首届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二等奖;恩平市“农村家庭法律顾问”项目被评为江门市2021年度“十大法治惠民实事提名项目”。
一、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一是持续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和“首题必政治”常态化学习制度,召开局党组会议20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6次,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会议精神120余次。二是大力加强党建工作,推进实施律师事务所党组织“聚力工程”和党员律师“先锋工程”,组建机关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队,组织党员干部68批900余人次支援一线疫情防控和创文工作。三是加强青年干部培养,举办演讲比赛和政务信息写作培训班,提拔交流干部12人次。四是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全面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做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后半篇文章”,全面落实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我局党组反馈意见整改。
(二)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一是制定出台恩平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和年度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统筹和指导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二是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针对督察发现的4项10条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清单。三是紧扣“关键少数”,抓实领导干部学法,举办“恩平·法治大讲堂”活动700多场。四是将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列为“书记工程”,实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五是强化基层执法工作指导,设立法制审核片区制度,编制58项高频、常用事项执法指南到各镇街。六是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牛江镇入选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恩平市人民法院“邑桥邑路”涉侨多元解纷平台项目推荐申报第二届江门市法治惠民实事项目。
(三)坚持法治思维,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举办县域行政执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聚焦政治练兵、岗位练兵、作风练兵,全市累计开展培训、竞赛等各类活动700余场。二是当好政府“法治参谋”,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151份。牵头制定D项目、矿山整改工作方案。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力度,完成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4件,部门规范性文件1件。四是加强执法监督,编制案例评析作为教材印发各镇街各部门参考学习,发出《行政执法督察建议书》6份。五是按照“谦抑、审慎、善意”工作原则,在全市行政执法单位推广“721”工作法,推动形成“主动服务+规范管理+执法兜底”的行政执法新模式。全市34个应用单位通过“两平台”实现执法全过程网上办案,2022年累计办结执法案件4048宗,产生执法文书18104份。六是全面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2宗(含2021年结转5宗),行政诉讼案件23宗。
(四)坚持强基导向,为基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牵头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法治建设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会议,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将“恩平市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中心”作为试点项目和亮点项目上报。二是强化特殊人群管控,我市现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52人,在册刑释人员1177人,帮教率100%,安置率100%。顺利完成党的二十大信访安保维稳工作,全市在管社区矫正对象、在册安置帮教对象(包括列为二三类重点人员10名)全部管控到位,没有发生极端暴力案(事)件、脱漏管事件、重大负面舆情。三是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推进“一司法所一品牌”创建活动,大力推动人民调解组织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52宗,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9.4%。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印发扫黑除恶斗争法治宣传资料2.5万份,受教育人数达7万人次。
(五)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构建大公法工作格局
一是在市、镇(街)、村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和语音平台205个,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二是创新开展“农村家庭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100%。三是依靠行政服务中心园区专窗和恩平市“办不成事窗口”,设立便民惠企法律服务综合窗口,包括企业法律服务综合窗口和公证综合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四是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惠民,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今年以来,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2845件次,其中法律咨询2028件次,举办法治知识讲座728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6件,为受援人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589万多元。五是与江门市五邑公证处合作,进一步增强我市公证机构发展活力。今年以来,公证处办结各类公证1635件。六是扎实开展新时期普法宣传工作,顺利完成“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打造全新电视栏目《法治在线》。开展线上普法知识竞答、普法大讲堂等活动,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全力举办“12.4”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制作快板《颂宪法》“云”普法视频。今年以来,举办法治知识讲座600余场次,各类宣传活动225场次,派发宣传资料1.62万份,参与群众达1.3万余人次。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牛江镇昌梅村申报创建全国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沙湖镇东岸村、君堂镇黎塘村、那吉镇潭角村成功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
2022年,恩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炳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位置,对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定期听取汇报,指导解决法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障法治建设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二是建立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年度在线学法考试考核、干部法律知识教育培训等制度,使法治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三是制定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将法治建设纳入本单位工作总体布局,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法治建设责任明确、措施具体、落地见效。四是加强督查考核。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确保依法治市工作落到实处。五是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广东风采新纪元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素娴为我局法律顾问,聘请广东结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郑伟京、广东法匠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艳娜和北京盈科(江门)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林英为市政府法律顾问,发挥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和处置涉法涉诉案件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为司法行政机关法治建设保驾护航。六是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经费。2022年我局投入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法律顾问室和聘请政府法律顾问等专项经费90多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市法治政府建设。
三、存在不足
2022年,恩平市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宣传渗透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三是“大调解”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深化。
四、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恩平市司法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务。
(一)坚持政治引领,为新时代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把思想的“触动”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行动”结合起来,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司法行政具体工作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精彩演绎,在抢抓全市发展机遇中彰显司法行政担当。
(二)加强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市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完善依法治市工作请示报告、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法治建设组织体系,确保法治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建立起完善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以制度规范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法治队伍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持续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督导调研工作。
(三)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想方设法挖掘法治亮点。加强执法监督和重大行政决策,抓好规范性文件审查管理。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两平台”应用。活化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方式,建立健全联合办案制度,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常态化。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守门人”和“智囊团”作用。
(四)加强基层治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抓好“大公法”工作,深入推进公证“放管服”改革,巩固法律援助工作成效,加快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多元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工作。加强智慧社区矫正建设,强化特殊人群管控。进一步深化“大调解”工作,扩大本地调解品牌影响力,健全检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警调对接的多调联动机制。
恩平市司法局
2023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