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牛江镇将三清一改、厕所革命、污水设施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建成了岭南村委会西盛村、高联村委会高佃村、横眉村委会水龙村等一批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示范村,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群众的一致肯定。有了上述乡村的示范带动,很多华侨乡贤慷慨解囊,不少村庄争相效仿,生态宜居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受益,牛江镇充分运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奖补资金”(下称“生态奖补资金”),创新思维,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发挥华侨乡贤和村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加强宣传引导明晰奖补理念
“生态奖补资金”的理念,不是简单地“政府干、群众看”,也不是政府“包干”,而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和政府一同建设美丽家园”的目标。所以,明晰奖补理念,加强宣传引导,是发挥好奖补资金最大效能的前提条件。
牛江镇利用上级下拨“生态奖补资金”的机会,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将奖补精神印在群众脑中,刻在人民心上。一方面,牛江镇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灯箱广告、微信群、朋友圈等宣传载体,营造“铺天盖地、应知尽知”的宣传形势。牛江镇通过村(社区)支部书记群、村长群,定期发布生态奖补资金的政策文件和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不断提高村民对奖补机制的知晓率。另一方面,牛江镇积极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村长、热心群众等群体的作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村民深入了解“生态奖补资金”细则、减少其顾虑,提升其参与度。岭南村委会潭口村的吴潮玉同志是党员,也是该村的“出嫁女”,她虽然没有在村中居住,但依然心系家乡。自推进“生态奖补资金”以来,她多次回村,主动向村民宣传和讲解“生态奖补资金”政策,引导村中热心村民自发参与其中。同时,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慷慨解囊,带头捐献了3000元,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心意。此外,她还鼓励身边的亲人为家乡作贡献,她的姐姐吴潮意积极响应,一次性就捐了1万元。在吴潮玉同志的带领和号召下,全村共有40多名群众进行捐资,筹集到资金8.56万元。在此基础上,牛江镇按照“生态奖补资金”一比一的比例,为该村提供补助资金8.56万元。岭南村委会潭口村利用村民自筹和政府补助的资金,在村中的池塘边建成了88米长的护栏和挡土墙,受益人口达78人。
宣传栏
当好乡村主人激发群众热情
农村始终是农民的农村,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乡村振兴的真正主角。让群众摒弃“等、靠、要”的传统思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主动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是推进“生态奖补资金”政策的关键一步。
一方面,牛江镇坚持示范带动的思路,分期分批组织各村居、各自然村的群众到西盛村、高佃村、水龙村等示范村参观学习,用实例来激发各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梨园村委会梨园村村民冯灼富,家庭贫困、妻子有病在身,家中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女儿,但他在看到示范村的变化后,积极配合,竭尽全力捐献了200元;无独有偶,同村的冯红祥,从事环卫工作,经济并不富裕,但为了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他毅然捐出了500元。这样的例子在牛江每天都在发生,这体现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村民们当家作主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牛江镇加强与各村居的华侨乡贤联系,鼓励其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莲华村委会长岗村较多乡亲旅居美国、委国、加拿大等国家,镇村两级干部沉下身子,走村入户,走街上巷,加强与相关华侨乡贤联系,争取其支持。长岗村的美国华侨吴旺律、委国归国华侨吴崇仰等华侨乡贤得知牛江镇正在推行“生态奖补资金”政策后,主动与镇政府联系,在政府和村民之间“搭桥铺路”,多次召集村民开会商议资金筹集和项目建设事宜。在华侨乡贤的推动下,长岗村全村30多户村民群众均进行了捐资,无一例外,甚至一些“出嫁女”也回村捐赠,捐资总额接近10万元。
捐款红榜
坚持以民为本筛选最优项目
随着“生态奖补资金”政策的不断深入,牛江镇各村上报的项目不断增多。2019年,牛江镇收到各村申报“生态奖补资金”的项目多达20个。所以,筛选出受益人数最多、效益最大的项目方为“花小钱办大事”的题中之义。
筛选最优的项目是为了让“好钢用在刀刃上”。牛江镇始终坚持人民视角,坚持问题导向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公开奖补项目的申报情况和建设进展情况,保证村民“知根知底”、“心里有数”。同时,分驻各村的乡村振兴辅导员认真做好项目的核查工作,确保每个项目都是群众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确保有限资金效果最大化。目前,牛江镇2019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奖补项目共8项,投资总额208.82万元,已安排奖补资金104.41万元,受益人口达1601人,相关项目涉及安装池塘防护栏、捣制村道、安装路灯等民生工程,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
龙湾村委会龙乐村拓宽道路与安装路灯
梨园村委会华园村捣制塘坦
莲华村委会莲芳村安装池塘护栏
做好服务推广加强经验总结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源、战略的有效统一。所以,及时做好有益经验的积累,推广可复制的做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
2019年,牛江镇凭借示范村的带动效应,结合“生态奖补资金”政策,推动周边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多条村庄因此受益,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2020年,第二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计划又将启动,现已收录项目16项,受益人口接近4500人,项目预期总投入420万元,需要的奖补资金高达210万元。接下来,牛江镇将总结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推进“生态奖补资金”政策过程中的有益经验,推动牛江镇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使更多的“西盛村”、“高佃村”、“水龙村”在牛江大地涌现。
有了精彩美丽的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牛江。下一步,牛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奖补机制,加大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明晰奖补理念、激发群众热情、筛选最优项目和加强经验总结等措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奖补资金、社会资源落在实处,取得实效。我们相信,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奖补资金的催化下,牛江终将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通讯员:陈雄山、邓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