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业务知识库 > 卫生

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我们应如何预防?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 71 型(简称 EV71)、柯萨奇病毒 A16 型(简称 CVA16)等肠道病毒感染而发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是儿童特别是 5 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既往以EV-A71和 CVA16为主,目前CVA6已成为继CVA16、EV-A71之后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感染CVA6与感染传统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不同,部分患者皮损累及范围较大。EV-A71仍是引起手足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的症状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主,一般1周内痊愈。手足口病的潜伏期3-5天,初始症状为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手足口病的明显症状归纳为: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三、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具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四、高发季节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支持治疗,做好预防是关键。

  (一) 接种疫苗,虽然接种EV-A71疫苗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但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二)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三)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四)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者进行消毒处理,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五)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常通风,勤晒衣被。


  来源:江门疾控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电子书
恩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电子书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