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7月23日,恩平市举办低空经济招商图谱宣讲,同时,举行PGE木质素超高模量碳纤维项目投资合作框架签约仪式,国内首个PGE木质素基超高模量碳纤维项目计划落地恩平冯如低空经济产业园。
该项目由空天一号(广东)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知名央国企发起,依托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生物氢基能源技术与智能装备研究中心的创新技术,利用生物质木质素提取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提供关键的轻质高强度材料。
恩平宣讲低空经济“招商图谱”
宣讲会上作恩平市低空经济招商图谱宣讲,向与会者介绍恩平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
恩平市低空经济招商图谱宣讲。
锚定产业链关键环节,恩平绘制了清晰的招商图谱。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明确方向,恩平重点瞄准低空经济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精准引入能补链、强链的优势企业,同时注重形成区域特色和产业集聚效应,鼓励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着力构建一个具有恩平特色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依托低空经济“招商图谱”,今年3月,恩平成功引进国内低空经济“独角兽”中科云图落地,双方共同建设覆盖低空无人机3D遥感网。首期将在各镇街核心区部署18套基站,覆盖约60%区域,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城市治理、应急响应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冯如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正稳步推进。项目规划面积约408.67公顷,一期工程将配备长达1200米的专业试飞跑道,能够满足翼展24米以内大型无人机的测试需求,并计划申报省级中试平台,为更多低空制造和测试企业提供载体。文旅方面,恩平精心设计了“冯如故里溯源之旅”特色路线,持续提升城市吸引力。
项目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该项目是恩平冯如低空经济产业园首个达成意向签约的项目。
“我们的技术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历时十五年成功从生物质的木质素中,提取出高性能的‘超高模量碳纤维’,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尖端材料领域的技术空白。”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生物氢基能源技术与智能装备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提升了我国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彻底解决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卡脖子痛点难题,还将推动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升级换代,增强我国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同时增强国际竞争力。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生物氢基能源技术与智能装备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项目情况。
与传统碳纤维制备技术相比,“超高模量碳纤维”具有原料可再生、生产成本低、产品性能高等显著优势。其拥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轻质等力学性能,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关键骨架”材料,同时也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叶片等民用领域潜力巨大。
PGE超高模量碳纤维项目利用芦竹提取的木质素这种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生产过程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符合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助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具有农文旅乡村振兴示范意义。
为何选址恩平?项目有关负责人刘立新道出原因,恩平便利的交通物流网络为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提供了高效保障,其丰富的芦竹等生物质资源更为项目提供了充足的“绿色原料库”。“更打动团队的,是恩平提供的‘妈妈式’贴心服务,以及当地正在打造的冯如低空经济产业园,为项目快速落地和未来产业链整合提供了绝佳平台。”
恩平市领导、市低空经济产业链链长刘春晖出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