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恩平市牛江镇人民政府 > 镇街概况

牛江镇情况介绍

日期:2025-07-22
来源:牛江镇
作者:

【字体:


  一、辖区基本情况

牛江镇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位于恩平市东北面,西北接开平市,与本市的沙湖、圣堂、良西、君堂四镇相邻,是大湾区城市群通往粤西的“桥头堡”。行政区域面积127平方公里(19万亩),其中农用地17.4万亩(耕地2.1万亩,高标准农田1.78万亩,一般耕地0.32万亩;鱼塘0.4万亩;林地13.7万亩),工业用地约1000亩(主要集中在宝昌工业园区)森林总面积7428.3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0.22%。镇内有恩平市第二大水库西坑水库,库容7215万立方米。交通区位明显,镇内有一个高速出入口,中开高速、高恩高速、沈海高速等3条高速交汇于此,由牛江镇到广州、佛山、深圳机场仅需1.5小时车程,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形成“1.5小时经济生活圈”。户籍人口约2.4万人,常住人口约1.2万人,旅居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达4万多人,是著名侨乡。下辖12个村委会和1个圩镇社区居委会,83条自然村。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4万元,同比下降28.3%;2023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2万元,同比增长62.4%;2024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6万元,同比增长10.1%。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22年,牛江镇GDP为6.0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6671万元,同比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94万元,同比增长28.2%;固定资产投资45500万元,同比增长38.3%;工业投资27777万元,同比增长184.7%;外贸进出口总额3065万元。2023年,牛江镇GDP为6.84亿元,同比增长12.5%;规上工业总产值27463万元,同比增长4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92万元,同比增长56.4%;固定资产投资63269万元,同比增长39.1%;工业投资58279万元,同比增长109.8%;外贸进出口总额2494万元,同比下降18.8%。2024年,牛江镇GDP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33亿元,同比增长51%;规上工业总产值33423.3万元,同比增长21.7%;规上工业增加值6105.1万元,同比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65163万元,同比增长3.0%;工业投资58321万元,同比增长0.07%;外贸进出总额4009万元,同比增长60.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32万元。

  (一)特色农业。坚持以保障粮食生产为己任,每年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及粮食产量年度任务。按“稻稻薯”的种植模式每年种植富硒大米3.6万亩(一年两造),产量1.8万吨,产值约3600万元;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约600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78万亩,全镇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加强北部五镇农业协同发展,促进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宣传推广“恩平大米”农业品牌,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深入建设预制菜产业基地,完成牛江镇濑粉特色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不少于30万元。深耕水产产业,培育众海水产公司成为全省首家罗氏沼虾育苗企业,年生产虾苗约10亿尾,年产值超6000万元。发挥众海公司龙头引领作用,通过农户投劳、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辐射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相关经验获得曹阳副市长正面批示。依托鱼家汇公司,积极打通上游鲮鱼供给,我镇鲮鱼养殖面积同比增长9%达到2240亩,全市鲮鱼养殖面积增长至1.66万亩,基本满足项目需求。广东众海水产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江门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广东省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江门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益皇商贸有限公司成功申报江门市示范农场。持续推广“两预两委托”土地流转模式,2023年以来,成功流转土地面积2367亩,有效盘活土地资源,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为30万元,较2021年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同比增长10%。

  (二)工业经济。牛江镇共有12家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口800多人,其中规上企业7家。工业企业以现代农业与食品等特色产业和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为主,主要集中于恩平市宝昌工业园区。近年来,牛江镇深化“1+3+3”招商工作机制,由镇主要领导带队走访客商,邀请企业落户,争取项目落地。2023年以来,我镇结合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盘活土地约200亩,成功引进了厨房大佬食品制造、光速五金制造、众海罗氏沼虾育苗产业园项目等3个超亿元项目,鼓励支持瑞昌制革、日盛染整、山金金属开展增资扩产项目,持续增加经济总量。推动宝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约4.39亿元,争取专项债支持1.9亿,2024年划拨资金约7600万元,项目已开标推进。大力促进众海罗氏沼虾育苗产业园项目建设,仅5个月完成土地征收及流转,目前6个厂房已基本建成并投产。众海公司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泰北特公司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富辉纺织公司获得江门市级节水型企业称号。深入落实《牛江镇招商项目跟踪落地服务制度》,深化“妈妈式”服务,及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目前,白水带光伏、山金、粤翔3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并月度上规;盈顺、鱼家汇项目即将试投产。随着在建项目不断投产,我镇工业增加值、税收也会随之大幅增加,并将带来近2000个就业岗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依托冯如文化优势,助推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三)文旅融合。牛江镇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是中共恩平县委旧址(郑锦波故居)所在地,人文历史资源丰富。辖内建有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冯如故居、冯如文史馆、郑锦波故居、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炯成楼等人文设施。近年来,我镇抓好文化旅游特色镇建设,积极推进冯如故居片区和郑锦波故居片区升级改造,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用,成立恩平市昌梅文旅发展公司,聘请并培育乡村“CEO”,推出牛江系列文创产品,设立“牛江优品”24小时无人值守超市,升级改造了牛栏咖啡馆,大力发展文旅经济,2024年为昌梅村集体增收28万元。同时,积极开发航空研学、休闲观光、农耕体验及富硒产品销售等特色项目,提供文旅活动平台,每年吸引近20万游客参观游览。举办“拉美文化”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拉动消费超400万元,其中共富公司收入超40万元。昌梅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航空人的朝圣地”文旅IP深入打造。大力开展航空科普活动,我镇获评全国首批“中国航空教育学会航空科普基地”。

三、社会发展情况

深入开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共厕所“三大革命”和“六乱”整治,农村环卫一体化机制不断完善,全镇累计建成无害化农村公共厕所97座,其中2019年以来新建52座;无害化户厕5823户,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8.47%。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73座,污水治理覆盖率100%。莲塘水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莲塘水干支流清淤,牛江圩镇人工湿地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及设备安装,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完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推进13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标提质建设,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全面推进三线整治工作。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求,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万千百”任务,发动捐款超6万元、捐赠苗木500多棵,2024年完成绿化种植任务4000棵。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工作,深入推进农房外立面美化改造,制定方案,一户一册,完成高速口至昌梅村沿途房屋美化建设。以“侨胞之家”为纽带,近年来发动华侨乡贤捐资600余万元,推动实现乡村旧貌换新颜。建成牛江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设长者饭堂,升级改造中心小学运动场,完善学生餐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一老一小”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率先探索建设“一网统管”智慧基层治理平台,实行每月调度工作机制,让工作的延续性和及时性更有保障,避免工作重复做,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法治建设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昌梅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完善《牛江镇“背包住村”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制度》,落实“平安夜访”,大力践行“六访六问”“三听三谈三落实”,2024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多项。坚持党建带侨建,把镇侨联延伸到各村委会,成立“侨胞之家”,为312名外籍学生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对原涉侨法官工作室进行提档升级,为广大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提供网上立案和远程开庭服务、跨国远程视频公证、涉侨纠纷调解等服务。狠抓禁毒工作,2023年获评江门市禁毒示范乡镇。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2024年来无发生亡人事故。发动社会力量齐参与,筹集善款800万元,引入社会资本3000多万元,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微信公众号
恩平政务
恩平政务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恩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恩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